[发明专利]一种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杂交油菜的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0200.1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5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杜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 63100 | 代理人: | 沈芹 |
地址: | 810016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海拔 地区 种植 杂交 油菜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遗传育种的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一种把青藏高原特早熟白菜型油菜的早熟基因导入到早熟甘蓝型油菜中,培育适合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特早熟甘蓝型油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菜是青藏高原特别是青海省最重要的经济作物,2000年的种植面积已超过300万亩,历史以来首次超过小麦,成为第一大作物。种植的品种类型主要包括甘蓝型和白菜型,甘蓝型油菜主要分布在海拔2800米以下无霜期较长的地区,由于国内外原有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不能在青海省高海拔地区尤其是在海拔2800米以上油菜产区正常成熟,所以在这些区域只能种植生育期较短的白菜型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甘蓝型油菜育种取得了较大成就,品种已进行了2-3次更换,但白菜型油菜因其育种难度较大,因而品种更新缓慢,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培育出来的品种,存在产量低、芥酸、硫甙含量高、含油量低的缺点。甘蓝型油菜比白菜型油菜产量高,且育种难度相对较小,因此,如果培育出能替代白菜型油菜的特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势必会大幅度提高现有白菜型油菜产区的产量,并改善其品质。
培育高产优质的油菜杂交种是国内外油菜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培育能在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产区正常成熟的低芥酸、低硫甙含量的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必须先培育出能在这些地区正常成熟的芥酸、硫甙含量低的早熟甘蓝型油菜亲本。
我国甘蓝型油菜早熟育种研究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种植的品种是从欧洲和日本引进的,这些品种虽然产量高,但熟期都偏晚,不能满足长江流域多熟制地区对熟期的要求。因此,为了缩短甘蓝型油菜的生育期,全国许多科研单位都相继开展了甘蓝型油菜的早熟丰产育种,采用的育种途径主要有四种:①引种鉴定;②系统分离;③品种间杂交;④甘白种间杂交。在上述4种途径中,甘白种间杂交在缩短生育期方面是最有效的,因为白菜型油菜比甘蓝型油菜早熟且两者之间杂交很容易成功。因此,通过甘白种间杂交,将白菜型油菜的早熟性状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去,可培育出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以往甘白种间杂交使用的白菜型亲本一般为白菜型冬油菜,生育期偏长,培育出的早熟甘蓝型油菜亲本不能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正常成熟。另外育种过程中种间杂交后代F1、F2代因结实性差,在没有隔离条件下进行自由授粉获得种子,不利于亲本早熟基因的充分表达。
青藏高原是白菜型油菜起源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早熟白菜型油菜资源,其中“门源小油菜”是世界上最早熟的油菜资源之一,该品种在青海西宁的全生育期只有90天左右。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国内外其它单位利用“门源小油菜”培育特早熟甘蓝型油菜资源的报道。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早熟甘蓝型油菜育种研究,利用“门源小油菜”与早熟甘蓝型油菜进行种间杂交,培育出了一批能在高海拔白菜型油菜产区正常成熟的特早熟且芥酸、硫甙含量低的甘蓝型油菜亲本资源。拔地区的甘蓝型油菜的培育方法。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培育能够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区特别是海拔2800米以上地区正常成熟的特早熟且芥酸、硫甙含量低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也就是一种适合高海拔地区的甘蓝型油菜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克服了甘白种间杂交中白菜型油菜亲本的生育期偏长、种间杂交后代早熟基因型选择效率低等缺陷,采用了世界上最早熟的白菜型油菜资源之一“门源小油菜”作为甘白杂交的白菜型油菜亲本,杂种F1采用隔离条件下自由授粉,扩大了杂种后代分离群体,提高了早熟甘蓝型油菜出现的机率。
本发明以下内容中所述的双低是指芥酸和硫甙含量低。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在适合高海拔地区的甘蓝型油菜的培育方法,其具体内容为:
(1)筛选早熟双低的甘蓝型油菜品种。
选择芥酸、硫甙含量低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种植,用甘蓝型油菜品种与青油14号作对照,调查这些品种的生育期,从中筛选比青油14号早熟15天以上也就是生育期在115天-135天的芥酸、硫甙含量低的甘蓝型油菜品种。
(2)培育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的亲本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未经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0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