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太网电力中继系统、馈电装置及存取桥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5101.1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蔡益昌;曾国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0 | 分类号: | H04L12/10;H04L12/28;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太网 电力 中继 系统 馈电 装置 存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及装置,特别是指一种以太网电力中继系统、馈电装置及存取桥接装置。
背景技术
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PoE)指的是在现有的以太网布线基础架构下,藉由一网线传输一网络数据至一符合以太网络规格的电子产品(如IP电话机、无线网络存取点、网络摄像机等)的同时,还能利用该网线提供一呈直流的网络电力(36V~57V)至该符合以太网络规格的电子产品的技术,如此一来,该符合以太网络规格的电子产品只要接上该网线就能得到所需要的电力,而不用再额外连接至其他电源供应器或电池来得到所需的电力。以太网供电也被称为局域网络供电系统(Power Over LAN,POL)或有源式以太网(Active Ethernet),保持了与现有以太网系统和用户的兼容性。IEEE 802.3af标准是以太网供电系统的新标准,是在IEEE 802.3at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线直接供电的相关标准,是现有以太网标准的扩展,也是第一个关于电源分配的国际标准。
如图1及图2所示,根据IEEE 802.3af标准,一个完整的以太网供电系统包含:一以太网供电设备21、一以太网受电设备22,以及一网线23。
该以太网供电设备21包括一供电产生器(Power Sourcing Equipment,PSE)PSE、二变压器31、32,以及一具有第一至第八引脚1~8的连接端口(例如RJ45连接端口)。
该以太网受电设备22包括一受电转换器(Powered Device,PD)PD、二变压器33、34,以及一具有第一至第八引脚1~8的连接端口(例如RJ45连接端口)。
该网线23包括四个双绞电缆35、36、37、38。
该双绞电缆35连接于该以太网供电设备21的第一、第二引脚与该以太网受电设备22的第一、第二引脚1、2之间。
该双绞电缆36连接于该以太网供电设备21的第四、第五引脚与该以太网受电设备22的第四、第五引脚4、5之间。
该双绞电缆37连接于该以太网供电设备21的第七、第八引脚与该以太网受电设备22的第七、第八引脚7、8之间。
该双绞电缆38连接于该以太网供电设备21的第三、第六引脚与该以太网受电设备22的第三、第六引脚3、6之间。
又,该以太网供电系统有两种供电方式,一种是末端跨接法(End-Span,如图1及图2所示),在传输网络数据的同时传输一网络电力至以太网受电设备22,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末端跨接法,另一种则是中间跨接法(Mid-Span,如图3所示),通过中间跨接以太网供电设备21(Midspan PSE)来传输网络电力,因中间跨接法的连接方式类似于该末端跨接法,可参阅IEEE 802.3af标准,故不重述。
末端跨接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以太网供电设备21的第一、二引脚1、2及第三、六引脚3、6供电(如图2所示),另一种则是通过以太网供电设备21的第四、五引脚4、5及第七、八引脚7、8供电(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当以太网供电设备21通过第四、五引脚4、5及第七、八引脚7、8供电时,该以太网供电设备21的第四、五引脚连接至供电产生器PSE的正极,而该以太网供电设备21的第七、八引脚7、8则连接至供电产生器PSE的负极,又该以太网受电设备22的第四、五引脚4、5连接至受电转换器PD的正极,而该以太网受电设备22的第七、八引脚7、8则连接至受电转换器PD的负极。
如图2所示,当以太网供电设备21通过第一、二引脚1、2及第三、六引脚3、6供电时,供电产生器PSE以中间抽头方式供电至该变压器31、32的中点,而受电转换器PD以中间抽头方式连接至该变压器33、34的中点,不影响网络数据传输,第一、二引脚1、2及第三、六引脚3、6可为任意极性。
根据IEEE 802.3af标准,以太网供电设备21只能通过图1及图2其中之一的方式供电,但是以太网受电设备22必须能够同时适应两种情况。这样的要求对10Mbs及100Mbs的以太网受电设备22而言不难达成,原因在于此种以太网受电设备22仅使用第一、二引脚1、2和第三、六引脚3、6接收网络数据。因此,可以轻易设计同时适用于图1及图2两种情况的以太网受电设备22。
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演进,以太网布线已可支持至1000Mbs的传输速率。然而,1000Mbs的应用上必须使用所有双绞电缆传输网络数据,使得图1至图3所定义的以太网供电系统无法同时满足10Mbs、100Mbs及1000Mbs的应用,因而限制了以太网供电系统的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5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通风机自适应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