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静压钎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7344.0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雷;宫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春雷;宫玉波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静压 钎探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新的建筑物地基勘探设备,采用静压及电子记录压力值的方法进行建筑物天然地基的钎探,本设备用于建筑物地基的均匀度勘探。
背景技术
按照我国现行建筑规范,绝大部分建筑工程基础土方开挖后都要对槽底地质进行钎探,以确定基础下一定深度内地质的均匀度,看是否有局部过硬或过软的地质情况,以便于地基处理。地基土质是否均匀主要是通过各钎探点锤击次数来进行判断的。
传统的钎探是由人工进行,人工举高穿心锤0.5~0.7m,放手垂直击打钢钎,钢钎长1.8~2.1m,钎杆每打入土层0.3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人力钎探存在劳动强度高、工效低、人为误差大的缺点,经常出现人力偷懒、作弊,使得钎探数据不准确。
目前工程上的钎探大部分使用已有的专利产品——电动钎探机,此种钎探机虽然比人工钎探效率高,但仍然采用穿心锤击打探钎,其噪音很大。经过对实际工程的钎探记录统计,每个钎探点需要锤击几百次,而此机械钎探速率约为60~80下/分钟,不计算移机时间,钎探一个点大约需要5~8分钟,有的土质较硬需要更多的时间,综合算下来每台机器每小时只能打十几个探点,一个大型工程钎探点有成千上万个,因此相对来说效率还是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实用性强、能自动记录钎探数据且无噪音、效率更高的自动静压钎探机。本发明采用自动记录压力数值代替传统的记录锤击数,在静压的情况下无噪音,并能调节钎探杆的入土速度(匀速),约每2-3分钟便能完成一个钎探点,还可调整记录压力的位移间隔(每隔10公分记录一次、每隔30公分记录一次、……),其数据更精确,更能如实反映地基土质情况。
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自动静压钎探机主要包括机械和电子两大系统,其中机械系统包括矩形底盘、矩形支架、行走轮、转向轮、斜撑、两根通长螺杆、活动横梁、电动机、变速箱、钎探杆及配重等部件;电子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电子压力记录仪及控制系统、标尺及标尺感应器等。
机械系统:在矩形底盘上设一垂直的矩形支架,支架与底盘焊接连接,并采用斜撑加固。在矩形支架上固定两根通长螺杆,在螺杆上有配套的螺丝管,螺丝管下端安装活动横梁,上端分别与变速箱中的两个齿轮固定。变速箱上安装有电动机。在活动横梁下安设有压力传感器,传感器下安装钎探杆。为保证钎探杆的定向准确,将矩形支架下横梁开设比钎探杆直径稍大的圆洞,使钎探杆穿过其中。为了本机移动方便,在底盘上安装有行走轮和转向轮。底盘上可加设配重块,以保证静压钎探机有足够的重量。
电子系统:在活动横梁正立面安设电子压力记录仪及本机器控制系统,在活动横梁的一侧端头安设标尺感应器,并在矩形支架相对应的一侧安装标尺。活动横梁的下方安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电子压力记录仪及本机器控制系统与压力传感器、标尺、标尺感应器、工作电动机均相关联。
采用本发明的自动静压钎探机可以实现无噪音全自动钎探,自动控制、自动记录压力值,取代传统的记录锤击数,其数据更精确,更能如实反映地基土质情况。可一次性记录几百至上千个钎探点数据,一个工作台班后导出钎探数据即可。其工作效率更高,其理论工作效率是现有钎探机的三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静压钎探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活动横梁(7)和变速箱(8)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矩形底盘;2、矩形支架;3、斜撑;4、行走轮;5、转向轮;6、通长螺杆;7、活动横梁;8、变速箱;9、电动机;10、压力传感器;11、电子压力记录仪及控制系统;12、标尺感应器;13、标尺;14、钎探杆;15、配重;16、螺丝管;17、大齿轮;18、小齿轮;19、平面滚针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静压钎探机主要包括机械系统和电子系统,其中机械系统包括矩形底盘1、矩形支架2、斜撑3、行走轮4、转向轮5、两根通长螺杆6、活动横梁7、变速箱8、电动机9、钎探杆14及配重5等部件。矩形底盘1由四根横向方钢管和两根纵向方钢管组成,矩形支架2由四根方钢管焊接而成,矩形支架2与底盘1垂直焊接连接,并使用两对斜撑3加固。在矩形支架2的上、下横梁上对称安装两根长螺杆6,长螺杆6与矩形支架2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矩形底盘1、矩形支架2、斜撑3以及长螺杆6组成了本机器的整体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春雷;宫玉波,未经朱春雷;宫玉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7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力驱动波涌灌间歇阀
- 下一篇:纬向缝编竹玻布及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