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地热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029122034.2 | 申请日: | 201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3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奥派风雅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地热 电缆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热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传统的地热电缆,都是发热导线与冷线,地线等成缆后护套而成。而发热导线、冷线与地线中只有发热线是采用的耐高温材料绝缘,冷线与地线的绝缘层则不能耐高温。
上述传统地热电缆,在工程中虽广泛使用,但也有不足之处:传统地热电缆只有发热导线是耐高温绝缘层,冷线与地线的绝缘层并不能耐高温,当此地热电缆使用较长时间后,由于发热导线与冷线、地线等直接接触成缆,冷线与地线的温度很快就升到发热导线的温度,随着通电时间的增加,冷线和地线的绝缘层就会由于温度的升高而变成流态,容易造成冷线与接地线短路,而使地暖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或者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地热电缆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辐射低、发热性能好、提高了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地热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上述效果的:它主要由发热内导体、耐高温绝缘层、纺织屏蔽层、护套层同轴设置构成,发热内导体1处于中心位置,最外层为护套层6;本实用新型的电缆至少设置有两层耐高温绝缘层和至少两层编织屏蔽层,所述的耐高温绝缘层和编织屏蔽层相互交叉分隔设置。发热内导体1外依次设置耐高温绝缘层2-1、编织屏蔽层3-1、耐高温绝缘层2-2、编织屏蔽层3-2、护套层4。发热内导体1由至少两根合金电阻丝束绞而成。
编织屏蔽层3-1同时用做回路线,在电缆的末端发热内导体1与编织屏蔽层3-1短接形成回路,编织屏蔽层3-2同时用做接地线。发热内导体1外都是采用的耐高温材料用做绝缘层,且发热内导体1、编织屏蔽层3-1编织屏蔽层3-1是同轴结构,避免了绝缘层因温度升高变成流态,造成冷线与接地线短路,提高了地热电缆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发热内导体、耐高温绝缘层、纺织屏蔽层、护套层同轴设置构成,发热内导体1处于中心位置,最外层为护套层6;本实用新型的电缆至少设置有两层耐高温绝缘层和至少两层编织屏蔽层,所述的耐高温绝缘层和编织屏蔽层相互交叉分隔设置。发热内导体1外依次设置耐高温绝缘层2-1、编织屏蔽层3-1、耐高温绝缘层2-2、编织屏蔽层3-2、护套层4。发热内导体1由至少两根合金电阻丝束绞而成。
在使用该电缆的时候,在铺设好了的电缆末端,把内导体1与编织屏蔽层3-1短接形成回路,编织屏蔽层3-2同时用做接地线。
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奥派风雅电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奥派风雅电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9122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宫内药物缓释装置
- 下一篇:稀释水水力式流浆箱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