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径空气锤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5193.2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孙起昱;张雨生;王爱芳;鲁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0/36 | 分类号: | E21B10/3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锤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径空气锤钻头,属油气钻井下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锤钻井技术在硬及超硬地层、低压易漏地层和高研磨地层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成为油气勘探领域提速、稳斜、防止井下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空气锤钻井采用了取之不竭的空气为循环介质,不会污染油气层。但是,通过现场应用发现,在空气锤钻进尤其在单只钻头长井段钻进时,由于钻头边齿易磨损,造成井眼缩径,影响井身质量,甚至导致后续施工中划眼作业。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专利号为ZL200920106110.0的专利公布了一种三翼面保径空气锤钻头,由钻头体、保径齿、边齿、平齿、三翼面组成,在钻头体前端的锥形面上均匀布置着三个等弧的圆柱面,即三翼面,在三翼面上均匀镶嵌有保径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钻头边齿磨损,造成井眼缩径的缺陷,提供一种保径空气锤钻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钻头体、底齿、边齿组成,钻头冠部的下部为圆柱面,上部为圆锥面,在钻头冠部的圆柱面上镶嵌有保径齿,在圆锥面上镶嵌保径齿。
钻头气道两侧的圆柱面及其面上的布齿相同,钻头排屑槽间的圆柱面及其面上的布齿相同。
保径齿为圆柱形硬质合金齿。
圆锥面上的保径齿与边齿处于同一纵向截面上。
保径齿为硬质合金球形齿。
保径齿4、保径齿5外顶端均在以钻头中心线为中心的圆柱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钻头在钻进时在边齿磨损甚或是脱落后,圆柱面上的保径齿由底向上起到保径的作用,随着钻井深度的增加和柱面保径齿的磨损,这时,分布在锥面上的球形齿同样起到保径作用,双重的保径效果,更为有效的保证了空气锤在长井段钻进时钻出孔径一致的井眼,充分发挥空气锤钻井的优势,提高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钻头体1、底齿2、边齿3组成,钻头冠部的下部为圆柱面7,上部为圆锥面6,在钻头冠部的圆柱面7上镶嵌有保径齿4,在圆锥面6上镶嵌有保径齿5。
钻头气道两侧的圆柱面及其面上的布齿相同,钻头排屑槽间的圆柱面及其面上的布齿相同,且保径齿4为圆柱形硬质合金齿。
圆锥面6上的保径齿5与边齿3处于同一纵向截面上,保径齿5为硬质合金球形齿。
保径齿4、保径齿5外顶端均在以钻头中心线为中心的圆柱面上,在边齿磨损甚或是脱落后,保径齿4及保径齿5顺次起到双重保径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5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