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层蜂窝帘帘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5087.4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2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海涛 |
主分类号: | A47H23/02 | 分类号: | A47H23/02;A47H23/04;E06B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层 蜂窝 帘帘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帘体,尤其涉及一种避光性能和透气性能优良的单层蜂窝帘帘体。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821116公开了一种帘体结构,其帘体于两侧各设一呈直立状的边体而穿设于帘体本体的若干片体的穿孔上,该帘体本体于两侧段下端部设一具有弹性作用的夹体,夹体可夹设于边体,而帘体两端并对称固设一边体遮饰封套,帘体本体通过调整夹体于边体上的定位夹固位置而呈层叠收合于夹体上端或呈自然展开垂放状。但是这种帘体避光性能不佳,不能透气,并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帘体容易产生褶皱,影响帘体的整体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窗帘帘体容易产生褶皱、避光性能不佳、不能透气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单层蜂窝帘帘体,采用单层帘体结构,具有极佳的避光性能和透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它包括若干空心筒状的弹性基体,所述基体两侧分别设有一折压线,所述基体上下层叠粘结成单层帘体。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层帘体,其结构稳定,能够有效避免帘体表面由于收拉频繁而产生的褶皱;其空心筒状的基体结构,大大提高了帘体的透气性能,空气从室外进来后能从基体两端进入室内。本实用新型收压时,整体形成一长方体,可悬挂于窗户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折压线对称分布在基体的两侧。当本实用新型收压时,基体的上下面会沿折压线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折压线平行于基体轴心线。
作为优选,所述单层帘体厚度均匀。在基体层叠时,各基体单排平行排列,使得帘体美观,方便收压和垂放。
作为优选,所述基体由透气材料制成。透气材料可由涤纶网、无纺布等透气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基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避光层或过滤层或防红、紫外线层或荧光层。制成窗帘时,若窗帘安装于墙体室内一侧,在室内一侧的内壁涂抹遮光材料,以保证良好的遮光性能,而室外一侧不涂抹此材料,以保证良好的透气性能,空气从室外一侧透气材料进入,可从窗帘两端排出到室内;若将窗帘安装于墙壁室外一侧,则涂抹遮光材料的方向相反,可将室内一侧作为透气材料,空气可以从两侧进入,通过室内一侧透气材料进入室内。
作为优选,所述基体为具有六边形蜂窝孔的蜂窝管状结构,所述基体的顶部和底部设有与相邻基体相接的粘结边。
作为优选,所述基体包括上下镜像对称的上弧层和下弧层,所述折压线为上弧层和下弧层的左右两个对接处的对接边。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层帘体结构,表面不容易起褶皱,具有极佳的避光性能和透气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一种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收压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基体;1-1、折压线;1-2、粘结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单层蜂窝帘帘体如图1、2 、3所示,整体采用涤纶网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单层蜂窝帘帘体包括多个空心筒状的弹性基体1,基体1为具有六边形蜂窝孔的蜂窝管状结构,所述基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制有可与相邻基体1相接的粘结边1-2,这两条粘结边1-2相互平行,基体1两侧中部的对角上制有与基体1轴心线平行的折压线1-1,各基体1上下层叠粘结成厚度均匀的挂帘式单层帘体。在制作窗帘时,欲将窗帘安装于墙体室内一侧,因此在基体1内靠室内一侧的内壁上涂抹遮光材料,以保证良好的遮光性能。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单层蜂窝帘帘体如图4所示,整体采用涤纶网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单层蜂窝帘帘体包括多个空心筒状的弹性基体1,基体1由上下镜像对称的上弧层和下弧层对接构成,基体1两侧中部制有两条平行与基体1轴心线的折压线1-1,即上弧层和下弧层的左右两个弧面层末端对接处的对接边,各基体1上下层叠粘结成厚度均匀的挂帘式单层帘体。在制作窗帘时,欲将窗帘安装于墙体室内一侧,因此在基体1内靠室内一侧的内壁上涂抹遮光材料,以保证良好的遮光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海涛,未经郎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5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柔性线路板滴胶的工装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化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