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乳腺假体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1570.1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8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52 | 分类号: | A61F2/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腺假体,尤其涉及一种在乳腺术后部分腺体缺损整形中应用的乳腺微小假体,也可以用于关于假体的动物实验。
背景技术
乳腺的良性手术中,绝大部分是要切除部分组织的,比如最常见的纤维腺瘤切除术,分叶状肿瘤切除术,病变导管切除术等。一旦病灶比较大或者聚集性的多发小病灶大块切除,就有可能切掉较多组织,致使术后出现局部巨大组织缺损,不仅触觉上很明显,甚至可以直接看到,对于乳晕下的巨大缺损还会导致乳头乳晕的塌陷或偏移,致使两侧严重的畸形不对称。这些都对患者构成很大的心理负担。随着纤维腺瘤等良性病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乳腺癌是西方国家发病率最高的人类恶性肿瘤,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上海市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发病率已占第一位。保乳手术已经逐渐超越改良根治术成为乳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研究表明:保乳手术时,不论是肿块扩大切除还是象限切除,切除腺体组织的体积超过70cm3或者标本/总腺体容积比超过1/10的患者会出现美观评分的下降(Cochrane R,Valasiadou P,Wilson A,et al.Cosmesis and satisfaction after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correlates with percentage of volume excised.Br J Surg.2003;90:1505-1509.)。其中约33.7%的患者的社会心理功能明显受损(Waljee JF,Hu ES,Ubel PA,et al.Effect of esthetic outcome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on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and quality of life.J Clin Oncol.200810;26(20):3331-3337)。
硅胶假体用于乳腺隆胸和全乳切除后的整形已经广泛使用,经验成熟。但都是容量在数百毫升的大型假体,一侧乳房只要置入一个假体即可。1991年,Villano JB使用微小假体用于乳腺整形,将容积10ml假体逐一通过小切口置入,由医生自己根据乳腺体积和形状来决定假体的数量和分布,取得良好临床效果(Villano JB.Augmentation mammaplasty using miniprosthesis Rev Paul Med.1991May-Jun;109(3):119-22)。国内杨维琦也有类似的报道(Yang Weiqi,Yang Peiying,Luan Jie,et al.Breast Reconstruction with Miniprostheses.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08,121(5):pp350e-351e)。然而两者的目的依然是对于整个乳腺的隆胸整形。
杨维琦也曾经使用容量10ml的球形小型假体作为良性病变手术后缺损的填充材料。但是要求有肌组织覆盖:如胸大肌完整的情况下,则在胸大肌后剥离出腔隙;如胸大肌已经缺损,则切取背阔肌瓣后进行带蒂转移后覆盖微小假体。将容积10ml微小假体逐一置入胸大肌或背阔肌下,直至获得满意外形(杨维琦,杨佩瑛,栾杰.微小假体在乳房腺体再造中的应用.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年7月第20卷第4期:280-281)。但这种球形的微小组合假体不适合置于肌肉浅层的乳腺残腔内,尤其是皮下脂肪层较薄者,否则易触摸出单个的微小假体表面的凸凹不平。这也是作者宁愿大范围剥离肌肉,显著增大创伤,干扰胸大肌所承担的上肢内收等动作,也要把假体置入肌肉后方的原因。从另一角度,我们也可以认为球状假体不是用于乳腺局部缺损的最佳选择的假体形式。
目前,还未见把微小假体用于恶性病变保乳术后组织局部巨大缺损整形的报道。
如前所述,乳腺良恶性病变术后局部巨大缺损都非常常见。这虽然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心理问题,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仅有的一篇将球状微小假体应用于局部缺损的报道也还有很大的改进必要。随着良恶性疾病发病率增高,会更加普遍,将成为乳腺外科专业的一大难题。如果能找到一种可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以填补缺损修复外形的特殊假体,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必将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1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主动脉支架结构
- 下一篇:用于总义齿模型的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