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回转窑耐火砖的选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4539.0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2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贾志军;薛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6 | 分类号: | B07C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转 耐火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选分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选分有色、建材、冶金行业回转窑内衬用耐火砖的选分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属于回转圆筒类热工设备,广泛应用于有色、建材、冶金等行业,是氧化铝、水泥等产品制取过程中熟料烧结的主体设备。筒体内衬除耐火浇注料外,通常是用耐火砖砌筑而成。耐火砖的横截面通常是等腰梯形,等腰梯形上底一面称为小头,下底一面称为大头,如果耐火砖尺寸偏差过大(尤其是大小头尺寸)直接影响内衬砌筑质量,严重时可造成内衬大面积倒塌,影响回转窑运转率。在砌筑耐火砖前,要对耐火砖表面质量和外观尺寸逐一检查,不合格退回,合格的按大小头尺寸偏差范围分A、B、C三类堆放,砌筑时同一环内采用同类耐火砖,以保证回转窑内衬质量。根据耐火砖技术要求,大头和小头尺寸偏差为±2mm,高度尺寸偏差±4mm。一般1台回转窑耐火砖在500-1000吨范围,需5万-10万块耐火砖。目前,各砌筑公司均采用卷尺或直尺人工测量,回转窑耐火砖断面属等腰梯形结构,一块耐火砖至少需测量大头、小头和高度三个尺寸(长度偏差影响不大),因此耐火砖的选分速度慢,工作量非常大,而且人为误差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回转窑耐火砖的选分装置。其能够快速准确的对耐火砖进行分类。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回转窑耐火砖的选分装置,其中所述耐火砖具有等腰梯形横截面,所述选分装置包括用于测量所述等腰梯形横截面上底长度的上底板尺(1),用于测量所述等腰梯形横截面下底长度的下底板尺(2)和用于测量所述等腰梯形横截面高度的高度板尺(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底板尺(1)的一端与所述高度板尺(3)的一端相接,所述下底板尺(2)的一端与所述高度板尺(3)的另一端相接,所述上底板尺(1)和下底板尺(2)平行,并且所述上底板尺和下底板尺在所述高度板尺的同侧延伸;
所述上底板尺(1)和下底板尺(2)的内侧为直线,所述高度板尺(3)的内侧倾斜,其相对于上底板尺(1)和下底板尺(2)内侧的倾斜度等于所述等腰梯形横截面的腰相对于上底、下底的倾斜度;
所述上底板尺(1)、下底板尺(2)和高度板尺(3)上分别具有用于测量所述等腰梯形横截面的上底、下底和高度的标记结构。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底板尺(1)的标记结构为中间是一个半径1mm的半圆形凹槽,紧挨在该半圆形凹槽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1mm宽的凸台的结构,该半圆形凹槽的圆心与所述上底板尺(1)和高度板尺(3)的内侧夹角顶点的距离等于标准耐火砖的等腰梯形横截面的上底长度;
所述下底板尺(2)上的标记结构为中间是一个半径1mm的半圆形凹槽,紧挨在该半圆形凹槽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1mm宽的凸台的结构,该半圆形凹槽的圆心与所述下底板尺(2)和高度板尺(3)的内侧夹角顶点的距离等于标准耐火砖的等腰梯形横截面的下底长度;
所述高度板尺(3)上的标记结构为一个半径4mm的半圆形凹槽结构,该半圆形凹槽的圆心与所述下底板尺(2)的垂直距离等于标准耐火砖的等腰梯形横截面的高度;并且,
所述上底板尺(1)、下底板尺(2)上的半圆形凹槽和两个凸台分别被涂成三种不同的颜色,所述高度板尺(3)上的半圆形凹槽被涂成任意颜色。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底板尺(1)和下底板尺(2)的半圆形凹槽都被涂成绿色,所述半圆形凹槽左侧的凸台被涂成黄色,所述半圆形凹槽右侧的凸台被涂成红色,并且所述高度板尺(3)上的凹槽被涂成绿色。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高度板尺(3)上设有透明标签压盖,所述透明标签压盖用螺丝固定在所述高度板尺(3)上。
进一步限定所述透明标签压盖用3mm厚有机玻璃制成。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底板尺(1)、下底板尺(2)和高度板尺(3)用碳钢或不锈钢板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选分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选分装置的上底板尺上标记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选分装置的下底板尺上标记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选分装置的高度板尺的A-A向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选分装置测量耐火砖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4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冲压工序检测件
- 下一篇:一种玻璃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