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钎探提拔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2330.0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5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萍;张守亮;王风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桂萍;张守亮;王风蕊 |
主分类号: | E02D9/02 | 分类号: | E02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青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提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钎探提拔器,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钎探器是在基槽(坑)挖成以后,为了防止基础的不均匀沉陷,需要检查地基下面有无地质资料上未曾提供的硬(或软)的下卧层及土洞、暗墓等异常情况而常常采用的钎探工具。钎杆由人工锤击入土后,传统提拔钎杆的方法为:需用铁条拴住钎杆上方,并系于铁管之上,在钎杆周围灌水后两人用肩上抬钢管,提出钎杆。此法费水费力费时,且需两人操作,施工速度慢,工效极低。目前市场上未有更好的配套设备解决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人工钎探提拔器。
人工钎探提拔器包括卡板,支座,撬管,卡板的左侧前端设有卡孔,卡板的右侧下方设有卡环;支座由托板和立板组成,立板焊接在托板的中央位置并垂直于托板,立板上设有月牙形缺口,托板为平钢板,以减小压强,防止下陷;撬管穿入卡环内。
所述的卡板中卡环为双排,其轴向与卡孔轴向平行,卡环大于撬管直径2-5cm。
所述的卡板中卡孔为椭圆开口孔,且窄向间距为30毫米,略大于钎杆直径。
所述的月牙形缺口与撬管圆周弧度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钎杆入土根部塞入卡孔内,卡孔套住钎杆,用撬管穿入卡环内,以支座上的月牙形缺口为支点,上抬撬管,利用卡板上的卡孔与钎杆的咬合力提升钎杆,带动钎杆提升,撬管末端触地时,放松提拔器,卡板自然下落,再次卡住钎杆,重复上述工作,直至提出钎杆。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操作相比,使用方法简便,只需一人操作即可,省时省力省水,大大提高了人工钎探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托板,2、立板,3、月牙缺口,4、撬管,5、卡孔,6、卡环,7、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所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人工钎探提拔器包括卡板7,支座,撬管4。卡板7的左侧前端设有卡孔5,卡孔5为椭圆开口孔,且窄向间距为30毫米;卡板7的右侧下方设有卡环6,卡环大于撬管直径5cm,卡环6为双排且其轴向与卡孔5轴向平行;支座由托板1和立板2组成,立板2焊接在托板1的中央位置并垂直于托板1,立板2上设有月牙形缺口3,月牙形缺口3与撬管4圆周弧度相吻合。
使用人工钎探提拔器时,先将钎杆入土根部塞入卡孔5内,卡孔5套住钎杆,用撬管4穿入卡环6内,撬管4以支座上的月牙形缺口3为支点,上撬卡板7上的卡环6,利用卡板上的卡孔与钎杆的咬合力提升钎杆,带动钎杆提升,撬管4末端触地时,放松提拔器,卡板7自然下落,再次卡住钎杆,重复上述工作,直至提出钎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桂萍;张守亮;王风蕊,未经陈桂萍;张守亮;王风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2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傍山型湿法赤泥堆场干法增容结构
- 下一篇:增强型加钢丝玻璃纤维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