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升降的通信基站铁塔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2001.8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7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宫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弘邦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8 | 分类号: | E04H12/18;E04H12/3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117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通信 基站 铁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和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升降的通信基站铁塔,特别适用于通信基站的铁塔安装。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通信基站铁塔,属于非定型产品,根据不同地域设计制造不同的塔型。通信基站铁塔安装过程是:
准备安装材料:先由工厂加工制造通信基站铁塔的各种工件,然后将通信基站铁塔工件运至施工现场。
安装实施:先打基础,放置预埋件,待混凝土凝固15天——30天后,再利用起吊设备将铁塔各段塔材吊起,人员登高在高空用螺栓分段将塔材进行连接安装。铁塔组立完成后再进行校正调直。
这样的安装方式有很多缺陷:一是从打基础到安装完成,需要很长时间,每个通信基站铁塔施工安装完成约1个月左右;二是安装过程繁杂,安装人员要高空作业,最高时达到百米以上,危险性大;三是施工占地面积大,占地协调难度大,不宜随时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升降的通信基站铁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过程繁杂、高空安装耗时长、危险性大、占地面积大、不宜随时安装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通信基站铁塔,通信基站铁塔包括避雷针、天线支架、基站板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机、绞盘、钢丝绳、滑轮、由通信基站铁塔散件连接制做成的通信基站铁塔节段;通信基站铁塔节段至少包括通信基站铁塔顶节段、通信基站铁塔底节段;电机和绞盘安装在通信基站铁塔底节段上;通信基站铁塔各节段上端固定安装有滑轮;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绞盘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各滑轮,最后固定在通信基站铁塔顶节段的滑轮上锁死,构成了一整套滑轮系统;通信基站铁塔各节段可叠套在一起。
通信基站铁塔底节段上连接安装一个小三角架;电机和绞盘安装在通信基站铁塔底节段上的小三角架上。
通信基站铁塔节段还包括通信基站铁塔中间节段;通信基站铁塔中间段固定安装有滑轮;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绞盘上,另一端依次穿过通信基站铁塔底节段上滑轮、通信基 站铁塔中间段上滑轮、通信基站铁塔顶节段上滑轮,最后固定在通信基站铁塔顶节段的一个滑轮上锁死,构成了一整套滑轮系统;通信基站铁塔各节段可叠套在一起;安装时,电机带动绞盘旋转,钢丝绳绕绞盘缠绕,钢丝绳与滑轮组组合逐节带动通信基站铁塔节段升起。
通信基站铁塔节段上具有横梁,滑轮由连接板安装在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通信基站铁塔安装过程如下:
第一步安装前准备:首先将通信基站铁塔散件连接制做成大于2段的节段,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绞盘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各滑轮,最后固定在通信基站铁塔顶节段的滑轮上锁死;然后将通信基站铁塔各节段叠套在一起。
第二步安装实施:启动电机开关,电机带动绞盘转动,钢丝绳绕绞盘缠绕,钢丝绳开始缩短,钢丝绳与滑轮组组合逐节带动通信基站铁塔节段升起,实现通信基站铁塔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信基站铁塔节段在运至施工现场前可组装完毕,施工现场只需接通电源、启动电机、提升通信基站铁塔,实现安装;安装方便快捷,1--3天可完成施工,缩短施工安装时间;大大减少高空作业的工作量,安全性好,施工占地面积很小,协调容易,可随时安装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B-B剖面的滑轮组在塔段下端的连接方式剖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A-A剖面的滑轮在塔段上端连接方式剖视放大图。
图中:1绞盘;2滑轮;3滑轮;4滑轮;5滑轮;6滑轮;7滑轮;8滑轮;9小连接板;10大连接板;11横梁;12连接板;13横梁;101通信基站铁塔顶节段;201通信基站铁塔中间节段;301通信基站铁塔底节段;401小三角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通信基站铁塔包括避雷针、天线支架、基站板房、通信基站铁塔包括通信基站铁塔顶节段101、通信基站铁塔中间节段201、通信基站铁塔底节段3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弘邦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弘邦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2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