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管吊绞车油马达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9433.1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7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付炯;汤传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 | 分类号: | F16J15/3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绞车 马达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吊绞车油马达,主要解决软管吊绞车油马达骨架油封被冲翻边的问题。属于船用设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软管吊绞车油马达液压系统在设计时存在缺陷,直接将油马达泄漏管接入回油管,并且回油路上有0.5Mpa的背压阀,加之由于软管吊本身的高度,实际测量油马达的回油背压高达0.6Mpa,导致油马达低压腔压力过高,而通用骨架油封耐压强度仅为0.1Mpa,通用骨架油封无法承受而翻边,其结构如图1所示。
鉴于这种液压系统本身设计缺陷引起的故障,可以采用调低回油系统中背压阀的设定压力或将泄漏油管单独直接接入油箱的方式加以解决。但因为该轮系统为闭式液压系统,所有系统共用同一路回油管,调低系统回油背压会影响到柱塞泵的自吸能力。新加一路漏油管直接将泄漏油引入油箱,会额外增加成本船方不同意,并且船期也不允许选择该种方案。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骨架油封承压能力强的软管吊绞车油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一种软管吊绞车油马达,包括嵌置于油马达轴孔内的骨架油封,该骨架油封包括油封本体,油封本体由丁腈橡胶制成,油封本体内嵌置有弹簧和金属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延伸至油封本体的密封唇部,并在油封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卡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原来骨架油封直接装配到轴孔内,没有任何压盖挡圈或者卡簧加以固定,万一泄漏油压力过高会直接将油封冲出。考虑到如果新加压盖,油马达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输出轴由于受力会与压盖内表面摩擦,降低输出功率,故考虑采用卡簧固定。
原有骨架油封密封唇部仅为丁腈橡胶,内部无金属骨架,难以承受0.6Mpa的压力冲击。本实用新型将金属骨架扩大到密封唇部,这样可以增加唇部的耐压强度,改变了通用骨架油封耐压低的缺点,同时新加的卡簧也增加了骨架油封的承压能力,实际使用情况也证明了此次结构改进的成功,没有出现再次被冲翻边的情况。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软管吊绞车油马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管吊绞车油马达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油封本体1、弹簧2、金属骨架3、卡簧4。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管吊绞车油马达示意图。由图2可以 看出,本实用新型软管吊绞车油马达,包括嵌置于油马达轴孔内的骨架油封,该骨架油封包括油封本体1,油封本体1由丁腈橡胶制成,油封本体1内嵌置有弹簧2和金属骨架3,金属骨架3延伸至油封本体1的密封唇部,并在油封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卡簧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未经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9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