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2伏15安时铅酸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9207.3 | 申请日: | 201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7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品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一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6 | 分类号: | H01M10/06;H01M10/42;H01M2/10;H01M2/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5001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2 15 安时铅酸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12伏15安时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交通、通信、电力、军事以及航海、航空等各个经济领域,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在日常领域,铅酸蓄电池以其价格低廉,电压稳定的特点早已被用作电动车的电池被大量采用。但是普通铅酸蓄电池存在容量小,寿命短、需要经常维护等问题,这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2伏15安时铅酸蓄电池,能够提供12伏15安时的电源输出,提高了铅酸蓄电池的电池容量,延长了铅酸蓄电池寿命,大大提高了铅酸蓄电池的低温性能、自放电性能。
本实用新型一种12伏15安时铅酸蓄电池,包括一个电池盒体,所述盒体设有两排用于安装电池单元的腔体,所述盒体上开口设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底侧面设置有位于所述腔体之间的用于罩住正负电极连接头的罩腔,蓄电池的正负极接口设于所述上盖一侧两旁的部位上。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铅酸蓄电池的电池容量,延长了铅酸蓄电池寿命,大大提高了铅酸蓄电池的低温性能、自放电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较本系列的常规产品在多个方面性能有所提高,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铅酸蓄电池卸去罐酸加入孔密封盖体的俯视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盒体俯视图;
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B-B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12伏15安时铅酸蓄电池,包括一个电池盒体1,所述盒体1设有两排用于安装电池单元的腔体2,所述盒体1上开口设有上盖3,所述上盖3的底侧面设置有位于所述腔体之间的用于罩住正电极连接头16和负电极连接头17的罩腔4,蓄电池的正极接头5和负极接头别设于所述上盖一侧两旁的部位上,即正极接口6和负极接口15上。
所述的盒体1为矩形盒体。
所述上盖3底侧四周设有相接槽道7,所述盒体1上端设有与槽道7相对接的凸边8,以使上盖能够更牢靠的盖住盒体,避免铅酸蓄电池内部液体泄露。
为了生产过程中方便向铅酸蓄电池中加入酸液,在所述上盖3对应于所述腔体的位置设置酸液加入孔9,所述酸液加入孔的上方设有密封盖体。
所述腔体2内设有铅酸电池,所述铅酸电池设有8个正极板10和9个负极板11,所述正极板10与负极板11交错层叠,所述正极板10与负极板11之间设有玻璃纤维12,所述腔体2内充满酸液;所述8个正极板10共同连接于一带有连接头的正极连接条13,所述9个负极板共同连接于一带有连接头的负极连接条14。
为了满足生产效率的要求,腔体内的电池单元均为相同的电池单元,在本实施例实施过程中,所述腔体2共有6个,每排设有3个,电池单元相互串联连接,以使铅酸蓄电池达到12V15安时电源输出的要求。
所述酸液中添加有添加剂,所述添加剂是纳米级硅胶电解液,将该电解液注入所述腔体2内部后,在电场力作用下变成胶凝状态,其能够很好的防止酸液漏出,即解决了铅酸蓄电池的漏液现象,还解决了爬酸和电解液干涸等问题。
所述各腔体内的铅酸电池之间是串联连接,每个电池单元的电压为2伏。各电池单元中的极板较原有的铅酸蓄电池中的极板厚度有所减小,且极板高度也有所增加,从而提高电池的蓄电容量。
所述盒体1长为152毫米,宽为100毫米,高为108毫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一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一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9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