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话数同传的超短波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0180.5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2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梁俊;牛红波;杨忠春;宋爱民;郭兴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M1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短波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数据信息传输的无线超短波传输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话数同传的超短波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超短波(V/UHF)传输系统是适用于点对多点运行环境如军队信息收发、电力设备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彩票系统、油气田自动化、水和废水SCADA以及实时交易处理应用的数据遥测无线设备。
目前为中国市场提供超短波(V/UHF)传输系统的国外厂商主要有:美国MDS公司、新西兰大吉TAIT公司、日本日精公司、澳大利亚SPECTRA公司等。另外,更早以前中国市场上还有日本的健伍、日立、SEIKI和美国MOTOROLA以及加拿大先创等厂家在不同时期生产过多频段模拟调频超短波(V/UHF)传输系统。
传统的超短波(V/UHF)传输系统根据传输信息类型通常分为话音超短波(V/UHF)传输系统和数据超短波(V/UHF)传输系统。采用其中话音超短波(V/UHF)传输系统以模拟话音为传输业务信息,其系统设计以模拟信号的传输为依据,对信号的处理形式单一,信号传输性能差;同时,这类系统需另加MODEM才能完成数据业务的传输,现已基本上停产。数字化话音超短波(V/UHF)传输系统将模拟话音数字化后通过数字传输系统传输,具有信号传输质量高、信道容量大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
数据传输系统通常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为基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消除了模拟电路调制解调过程中的不稳定,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实际应用中,超短波(V/UHF)传输系统往往以单一的话音或数据传输形式出现。但是随着应用场合的不断扩展,信息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求不断提高,例如在车辆监控、调度无线餐饮管理工业现场、井下人员管理等业务中,往往需要话音和数据同时传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话数同传的超短波传输系统,解决了传统的超短波传输系统传输业务种类单一,无法实现话音数据同时传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话数同传的超短波传输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业务信息接口、话数同传信号处理模块、数传模块及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的话数同传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完成话音数据信号的基带处理,完成话音信号数字化,并且实现与数据信号的复分解。
其中的数传模块用于完成基带数据信号可靠传输。
其中的话数同传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话音压缩编码模块、信号处理器及接口电路a,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业务信息接口相连接,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还通过RS-232数据接口与业务信息接口相连接。
其中的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话筒模拟话音信息经过标准的△-∑A/D和D/A转换,输出8kHz取样的语音数据。
其中的话音压缩编码模块用于数据话音信号的压缩编码,将经过模数转换模块处理的高速数字话音信息通过参量分析,数据帧重组等功能压缩为速率为2400bps的低速数字话音信息。
其中的信号处理器用于将经过话音压缩编码处理的低速数字话音信息和经过RS-232数据接口输入的数据信息复用为4800bps数据信息,并送入接口电路a。
其中的数传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电调滤波电路、一次混频电路、二次混频电路、信号调制解调电路、电平转换电路、接口电路b,一次混频电路通过调制信号放大电路与天线相连接,信号调制解调电路上还连接有本振电路,信号调制解调电路还与控制处理器、复位电路依次连接。
其中的控制处理器用于实现数传模块相关电路工作状态信息的监测和控制信息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话数同传的超短波传输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话音数据同时数字化传输,实际使用中增加了用户信息传输的手段,方便实际应用;
2)在模数变换模块后采用AMBE话音压缩算法,将高速数字话音压缩为2400bps,实现低速信道占用,保证了话数同传;
3)采用数据复用技术,将数字化话音信息和数据信息复用为4800bps数据信息,实现话数同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输系统中话数同传信号处理模块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输系统中数传模块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0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