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齿圈校直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7200.5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1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集胜;李代智;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綦江永跃齿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6 | 分类号: | B21D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42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齿圈校直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齿圈矫直的辅助矫正架。
背景技术
图1为内齿圈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作为重型汽车轮边减速机构中的重要零件,目前,内齿圈的生产工艺一种是采用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经调质后,加工齿形再作氮化处理,这种方式制成的内齿圈表面硬化层浅,其承载能力、使用寿命也不能适应当今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另一种是采用低碳合金钢正火后加工齿形再渗碳淬火,这种方式制成的内齿圈的承载能力、使用寿命都优于前者,同时在齿形加工时的切削性能也更为优良。因此,后一种方式受到了广大生产厂家的欢迎。但是由于内齿圈的形状是孔大壁薄,渗碳淬火时变形较大,即使采用压淬,其内齿圈圆度也不能满足工艺要求。
因此,热后校直就成为一大难题,如图2所示,有的厂家采用冷反击矫直法,直接将齿圈至于铁砧上用矫直榔头击打齿圈圆度最小尺寸方对应的A、B两处外圆表面,使其表面塑性延伸达到矫直目的,但这种方法由于锤击时齿圈内框悬空上下受力又有塑性收缩的趋势,校直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加工后得到的产品质量也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齿圈校直架,能够提高内齿圈矫直的加工效率,同时减少了击打印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内齿圈校直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通过支架固定有横向水平设置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沿周向套设有主件铸铁套,所述主件铸铁套为圆柱状且以固定轴为转动轴,所述主件铸铁套的外圆周面与与内齿圈内环面适形。
进一步,所述主件铸铁套的两个端面分别通过限位结构进行限位,使之只能沿固定轴周向转动而不能发生沿轴向的滑动;
进一步,所述主件铸铁套装配时先入固定轴的端面为定位端面,后入固定轴的端面为固定端面,所述定位端面通过设置在固定轴下方的限位板进行限位,所述限位板与底座固定连接且向上延伸;
进一步,所述主件铸铁套套入的固定轴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端面通过与固定轴端部外螺纹配合的螺帽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固定端面与螺帽之间设置有垫圈;
进一步,所述限位板与底座制成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相对于传统方式来说,具有校正效果好、效率高的优点,同时减少了工件表面的击打印痕,提高了工件的外部美观度。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内齿圈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矫正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内齿圈校直架,包括底座1,底座上通过支架固定有横向水平设置的固定轴2,固定轴2的一端沿周向套设有主件铸铁套3,主件铸铁套3为圆柱状且以固定轴为转动轴,主件铸铁套3的外圆周面与与内齿圈内环面适形,主件铸铁套3装配时先入固定轴的端面为定位端面31,后入固定轴的端面为固定端面32。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主件铸铁套3的定位端面31通过限位结构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定位端面31是通过设置在固定轴下方的限位板6进行限位,所述限位板6与底座固定连接且向上延伸(可以制成与底座相垂直或限位板6与底座制成一体)。
当然,该定位端面也可以采用其他限位结构进行限位,如在定位轴上设置径向突起或挡圈等。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在主件铸铁套3的固定端面32也通过限位结构进行限位,使主件铸铁套3只能沿固定轴周向转动而不能发生沿轴向的滑动,避免操作时因主件铸铁套发生轴向滑动使敲打位置不好把握。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主件铸铁套3套入的固定轴一端的端部设置外螺纹,固定端面32由与固定轴端部外螺纹配合的螺帽4进行限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固定端面与螺帽4之间设置有垫圈5,起到加强固定效果和减轻轴向摩擦噪音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綦江永跃齿轮有限公司,未经綦江永跃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7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桔核中提取活性成分的方法
- 下一篇:教学(生物)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