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协作多点传输的串行码字选择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1750.2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6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侯雪颖;苏笛;杨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6 | 分类号: | H04L1/06;H04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协作 多点 传输 串行 码字 选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协作多点传输的串行码字选择方法,属于移动通信、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协作多点传输(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是提高小区边缘用户性能、有效抑制小区间、扇区间干扰的重要技术之一。协作多点传输可以在不同小区的基站之间协作,也可在小区内的不同扇区间协作。当考虑中继时,基站还可以与中继进行协作传输。在频分双工下行协作传输系统中,需要通过有限反馈的方式使协作基站获得必要的信道信息,从而提高小区平均和边缘吞吐量。
无论是在小区间协作还是在不同扇区间协作,协作多点传输信道不同于单小区信道的特点在于:1、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协作小区数目动态变化,使得协作多点传输信道的大小也动态变化;2、协作多点传输信道具有非对称特性,即不同协作基站到同一用户的信道能量不同,而这一非对称特性又与用户的位置密切相关。由于协作多点传输信道具有这样的特点,若利用针对单小区系统设计的固定码本量化协作多点传输信道,不但需要极高的反馈量,而且当协作簇大小变化或用户位置变化时需要重新生成码本,这样的高反馈量与高复杂度都是实际系统所不能接受的。这些问题不解决甚至会抵消协作多点传输带来的性能增益。
考虑到协作多点传输信道具有天然的结构——由几个不相关的单个协作基站到用户端的信道(以下简称单链路信道)“组合”而成,我们可以利用单链路信道的码本来量化协作多点传输信道。虽然这种量化并不是最优的,但却可以大大降低生成码本的复杂度,更重要的是,这将与现有的LTE系统兼容。这种方案给如何使用码本更大的自由度,并产生了新的问题——如何利用单链路信道码本量化协作多点传输信道以及如何选择单链路信道的码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面向协作多点传输的串行码字搜索方法,在牺牲少量量化精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单链路信道码字的搜索复杂度,成为实际可行的针对频分双工下行协作多点传输系统的有限反馈方案。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面向协作多点传输的串行码字搜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多基站协作系统中的待服务用户计算各协作基站到本用户的单链路信道αkhk的瞬时模值αk||hk||,k=1,…N,其中αk为第k个协作基站到该用户的单链路信道的大尺度衰落系数,hk为第k个协作基站到该用户的单链路小尺度信道,N为协作基站个数,每个待服务用户计算得到N个瞬时模值αk||hk||,按照瞬时模值αk||hk||的高低,由高到低将相应的单链路信道进行排序,得到单链路信道的次序为Ω=[π1,…,πN],其中πk表示排列在第k位的单链路信道的序号;
(2)待服务用户对单链路信道中瞬时模值最大的第π1条单链路小尺度信道进行量化,设用于量化该单链路小尺度信道的码本为码本长度为码本单位为比特,从码本中选取一个特定码字作为该小尺度信道的量化,即其中表示量化后的第π1条单链路小尺度信道,用于量化该单链路小尺度信道的码字在码本中的序号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17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炒菜铲
- 下一篇:一种可分离盛物容器的电煮具的外壳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