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4872.0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东;汪苹;张晶晶;由雪峰;温伟庆;李志军;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郭佩兰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生物 流化床 反应器 处理 味精 废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进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 器处理味精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味精行业发展很快,味精产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己超过世 界产量的70%,技术上有了长足发展,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但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味精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味精生产废水的高悬 浮物含量、高BOD5、高CODCr、高NH3-N、高Cl-和酸性强等特点,使其处理难 度很大。目前采用从发酵废液中提取酵母、高浓废液蒸发制复合肥料、谷氨酸高 温连续等电提取等工艺,使味精废水的污染负荷大为降低,但味精生产综合废水 的COD和氨氮浓度仍然分别高达2000mg/L和200mg/L,在排放前仍需进一步处 理。
生物处理是当今处理有机污染物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和方法。味精生产综 合废水的BOD5/CODCr大于0.3,有很好的可生化性,易于生物降解。味精废水的 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藻菌共生处理法等。好 氧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陶涛,詹德昊,卢秀青等, 味精废水治理现状及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1):69~72)。
活性污泥法就是以悬浮在水中的活性污泥为主体,在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 境条件下和污水充分接触。现今治理味精废水普遍采用的活性污泥法为序批式活 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主要装置是序批式反应器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简称SBR法。SBR法具有流程简单,运行灵活,自 动化程度高,污泥浓度高,反应期间存在浓度梯度,能加快反应速度抑制污泥丝 状菌膨胀等特点。其核心设备是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SBR整个运行周期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闲置5个基本工序组成,在同一 个设有曝气和搅拌设备的反应器内依次进行,并可根据不同的处理目的选择相应 的操作,可以通过控制曝气时间来实现BOD去除、硝化、磷的吸收,控制曝气或 搅拌强度来使反应器内维持好氧、厌氧或缺氧状态,实现硝化、反硝化过程(张 统,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28; 王闯,杨海真,顾国维,改进型序批式反应器(MSBR)的试验研究,中国给水排 水,2003,19(5):41~43)。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在处理过程中实现生物脱氮是 可能的(Andreottoia G,Foladori P,Ragazzi M.On-line Control of a SBR System for Nitrogen Removel from Industrial Wastewater.Wat.Sci.Tech.2001,43(3):93~100)。
生物接触氧化法也称淹没式生物滤池,其是在反应器内设置填料,经过充氧 的废水与长满生物膜的填料相接处,在生物膜的作用下,废水得到净化。生物接 触氧化法在运行初期,少量的细菌附着于填料表面,由于细菌的繁殖逐渐形成很 薄的生物膜。在溶解氧和食物都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 逐渐增厚。溶解氧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凭借扩散作用,为微生物所利用。但当生物 膜达到一定厚度时,氧已经无法向生物膜内层扩散,好氧菌死亡,而兼性细菌、 厌氧菌在内层开始繁殖,形成厌氧层,利用死亡的好氧菌为基质,并在此基础上 不断发展厌氧菌。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数量上开始下降,加上代谢气体产物的逸出, 使内层生物膜大量脱落。在生物膜已脱落的填料表面上,新的生物膜又重新发展 起来。在接触氧化池内,由于填料表面积较大,所以生物膜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 是同时存在的,使去除有机物的能力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生物膜在池内呈立体 结构,对保持稳定的处理能力有利。
生物接触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法的特点,其技术特性包括:
(1)体积负荷高不受回流污泥的限制,生物膜的浓度较高,一般可达10g/L 左右,而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污泥浓度为2~3g/L。由于单位体积的生物量多,也就 提高了容积的有机负荷。
(2)处理时间短,降低了投资费用,减少了占地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4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