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气烧结页岩砌块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36486.0 申请日: 2010-07-26
公开(公告)号: CN101885619A 公开(公告)日: 2010-11-17
发明(设计)人: 杨长辉;余林文;叶建雄;丛钢;邓蕾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大学
主分类号: C04B38/02 分类号: C04B38/02;C04B30/00;C04B14/04
代理公司: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代理人: 刘小红
地址: 400044 ***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烧结 页岩 砌块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建筑节能墙体材料――加气烧结页岩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形势日趋严峻,各国对节约能源的重视也逐步提高到战略层面。在能源消耗的众多形式中,我国建筑能耗在总能源消耗量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现在的27.6%。因此,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建筑节能工作。国家从1997年开始强制实施了节能50%的标准,而北京、天津等地已经开始强制实施节能65%的标准。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节能墙材以加气混凝土、页岩空心砖、页岩多孔砖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主。随着第三步建筑节能的推广实施,页岩空心砖、页岩多孔砖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单一墙体材料很难满足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要求,而加气混凝土则存在收缩较大、墙体易开裂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微孔、轻质、保温隔热的烧结砌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开号为“CN101143766A”的“油页岩多孔隔热建筑材料”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入泥炭、木屑、枯草或秸秆等有机物造孔剂生产多孔隔热页岩砌块的方法,公开号为“CN1986183A”的“微孔保温页岩砖的生产方法”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入植物粉料、聚苯乙烯颗粒或膨胀珍珠岩颗粒等造孔剂生产微孔页岩砖的方法。虽然这两种方法生产的页岩砖都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其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入大量的有机或无机造孔剂,前者需要加入质量分数为20%~30%的可烧尽物,后者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25%~50%的微孔剂,除此以外,这两种方法生产的页岩砖密度都较大,均为1200kg/m3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轻质、多孔、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加气烧结的页岩砌块;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加气烧结页岩砌块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气型烧结页岩砌块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数如下:

页岩:96.7%~98.4%

纤维素醚:1.5%~3.0%

发泡剂:0.1%~0.3%。

其中:所述的页岩采用磨细并通过0.63mm方孔筛的页岩,其中SiO2含量为50%~80%,Al2O3含量为7%~20%,Fe2O3含量为3%~15%,CaO含量为0~3%;纤维素醚为为甲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发泡剂为松香类发泡剂或/和蛋白质发泡剂。

说明书附图是加气烧结页岩砌块的制备流程图。以普通页岩、纤维素醚及泡沫混凝土发泡剂为原料,先将页岩磨细成页岩粉并加适量水陈化,再将陈化好的页岩和配制好的纤维素醚溶液搅拌均匀制成页岩料浆,发泡剂在高速搅拌条件下或发泡机中发泡,将泡沫与页岩料浆置于搅拌机中二次搅拌,然后经浇注入模、烘干、切割、焙烧、冷却而成。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a粉磨:采用球磨机等粉磨设备将页岩磨细,过0.63mm方孔筛,过筛的页岩粉进入后续制备过程,未过筛的页岩返回重新磨细;

b陈化:磨细页岩加适量水混合均匀后陈化;

c一次搅拌:将纤维素醚与热水混合均匀,配成溶液待冷却后使用。按权利要求1所述配比称量陈化好的页岩、纤维素醚溶液和水,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制得页岩料浆;

d发泡:将发泡剂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置于高速搅拌机或发泡机中发泡,泡沫待用;

e二次搅拌:称取一定量的泡沫,与页岩料浆搅拌均匀;

f成型:将加入泡沫后混合均匀的料浆浇注模具中,并适当振捣;

g干燥:成型后带模烘72h左右,温度为40℃~60℃;

h切割、焙烧:将干燥后的坯体切割,然后入窑焙烧,升温速度为60℃~120℃/h,在1000℃~1125℃保温1h~4h,焙烧完成后在窑内自然冷却至常温。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要有以下特点:

(1)采用丰富的页岩资源作为主要原料,避免了使用粘土作为原材料,能够节约大量土地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用发泡剂制好的泡沫加入页岩料浆中搅拌均匀,经烘干、焙烧后能在页岩砌块内形成大量孔径细小、分布均匀的微孔。能够制备密度为500kg/m3~1000kg/m3,强度为2MPa~8MPa且具有良好保温、隔热功能的加气页岩砌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6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