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缝式母锥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8977.X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1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邓旭;余雷;喻晨;李敬东;吴兴国;李敏;王春杰;尚宪飞;苏涛;朱太辉;陈振刚;张雪;赵云;李耀辉;孙红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2 | 分类号: | E21B31/12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孙连伟 |
地址: | 1007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缝式母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水井钻修井打捞作业用的一种螺旋缝式母锥。
背景技术:
在油(气、水)井钻井及修井作业过程中,无论是发生钻具涨扣断脱产生井下落鱼,还是为实现某种作业施工而人为下入井下工具例如分支井造斜器等,都需要将落鱼打捞出井筒。目前常用的打捞母锥多为平口式整体母锥,当井下落物偏向一侧且鱼顶上部尖薄时,落鱼很难被导入到母锥内。此外,某些落鱼结构不规则且硬度较高,给母锥造扣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有效造扣长度不足,能承受的提拉力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常规母锥的打捞效率往往较低,效果不理想,打捞作业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大。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快捷,具有良好导入功能和造扣功能的母锥,提高打捞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缝式母锥,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常用打捞母锥,当井下落物偏向一侧且鱼顶上部时,落鱼很难被导入母锥内,给母锥造扣带来极大困难,有效造扣长度不足,能承受提柱力较小,常规母锥打捞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缝式母锥,由上接头、水眼、锥体、造扣螺纹、螺旋缝、防裂孔、引鞋组成;上接头与上部打捞钻具螺纹连接,在上接头与锥体连接部位设有水眼,且加工成内侧角,便于冲洗液和尖头鱼顶通过;锥体内部加工有造扣螺纹,在锥体的筒壁上加工有螺旋缝,缝的深度穿透壁筒;螺旋缝螺旋交错分布于锥体圆周壁上,相邻两螺旋缝之间的实体连接长度大于2倍的螺旋缝长度,既要保证筒壁有良好的径向弹性膨胀和收缩,同时又要保证锥体有较大的抗拉提升强度,每个螺旋缝的两端加工有防裂孔,孔的直径大于5倍缝隙宽,减小应力集中,锥体下部加工有右旋导入式引鞋,引鞋的平口小于或等于4分之1圆周,引鞋的平口部分,右旋部分及导入鈎均为内导角行成无台阶导入口。
施工时,下放打捞钻具。当螺旋缝式母锥距鱼顶2~3米时,开泵循环冲洗鱼顶。停泵后开转盘低速转动并缓慢下放钻具,当引鞋的导入钩接触鱼顶时,在钻具的转动作用下,落鱼被绕进母锥内,可根据钻具遇阻及反扭情况判断落鱼导入情况。导入成功后,与普通母锥使用方法相同,右旋造扣。由于锥体的筒壁上有若干个螺旋缝,造扣时筒壁可以在落鱼旋入时产生一定的径向膨胀,进而增加有效造扣长度。造扣完毕后缓慢提升钻具,若悬重增加则表明捞住落鱼。该实用新型对于打捞鱼顶尖薄且偏向井壁一侧的落物尤其有效,也可与弯接头配合使用提高倾斜落物的导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母锥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快捷,打 捞效果高,降低人力物力消耗;具有良好的打捞导入功能,造扣长度大,有效提高抗滑脱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水眼,3、锥体,4、造扣螺纹,5、螺旋缝,6、防裂孔,7、引鞋。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一种螺旋缝式母锥,由上接头1、水眼2、锥体3、造扣螺纹4、螺旋缝5、防裂孔6、引鞋7组成;上接头1与锥体3连接部位设有水眼2,且加工成内侧角;锥体3的内部加工有造扣螺纹4,在锥体3的筒壁上加工有螺旋缝5,缝的深度穿透筒壁;螺旋缝5螺旋交错分布于锥体的圆周壁上,相邻两螺旋缝5之间的实体连接长度大于2倍的螺旋缝5长度,每个螺旋缝5的两端加工有防裂孔6,孔的直径大于5倍缝隙宽,锥体3下部加工有右旋导入式引鞋7,引鞋7的平口小于或等于4分之1圆周,引鞋7的平口部分、右旋部分及导入钩均为内导角形成无台阶导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89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