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闭式循环水系统的水-水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7914.2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7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进;朱宏;许玉成;刘齐;李惠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0 | 分类号: | C21B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水系 水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炉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中软水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炉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中软水的冷却方式有干式空冷器、板式换热器(水-水冷却)、蒸发式空冷器等几种冷却方式,干式空冷器由于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且在夏季高温季节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温度,冬季又需有防冻措施,因此已逐渐被淘汰;目前板式换热器(水-水冷却)的方式虽然冷却效果较好,水温控制稳定,但需另建二次水冷却泵站,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且需消耗大量的建设投资及巨大的运行费用;蒸发式空冷器虽然也能达到要求的温度,但在管束外表面极易结垢,清洗非常困难且需耗费大量的清洗费用,严重影响冷却效果,导致最终无法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冷却效果又能节省项目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的闭式循环水系统的水-水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闭式循环水系统的水-水冷却装置由冷却塔、板式换热器和循环水泵经管路连接而成,循环水泵和板式换热器位于冷却塔的下方,冷却水进水通过管路由冷却塔经循环水泵加压后进入板式换热器,冷却水出水通过管路由板式换热器返回冷却塔,被冷却水进水通过管路进入板式换热器,被冷却水出水通过管路由板式换热器排出。
本实用新型闭式循环水系统的水-水冷却装置利用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使被冷却水(高炉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中软水)冷却到工艺要求的温度。冷却水由冷却塔经循环水泵加压后直接送入板式换热器,由板式换热器出来后直接返回冷却塔冷却,再由循环水泵重新加压送入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
本实用新型闭式循环水系统的水-水冷却装置综合了现有冷却装置的优点,将冷却塔、循环水泵与板式换热器优化组合成一体,将循环水泵和板式换热器布置在冷却塔的下部,缩短了装置内的管路长度,从而减少了系统的阻力;充分利用了冷却塔与循环水泵之间的高度差,减少了循环水泵的扬程,从而降低了运行费用。该装置不需另建二次水冷却泵站,从而节省占地面积及项目的投资。本实用新型可设计成单元结构,根据被冷却水量的大小来选择装置的数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水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冷却塔,2为循环水泵,3为板式换热器,CCWS为被冷却水出水管,CCWR为被冷却水进水管,CW为冷却水进水管,CWO为冷却水出水管,BW为排污管,MW为补水管,Air为空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从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水-水冷却装置由冷却塔1、循环水泵2和板式换热器3经管路连接而成。冷却水循环水泵2和板式换热器3直接设置在冷却塔1的下部,以充分利用冷却塔1与循环水泵2之间的水位差来增加循环水泵2的入口压头,从而减少循环水泵2的扬程。由冷却塔1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进水管CW经循环水泵2加压后被送入板式换热器3,对被冷却水进行换热冷却。被冷却水通过被冷却水进水管CCWR进入板式换热器3,冷却后的被冷却水通过被冷却水出水管CCWS从板式换热器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7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