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跟踪接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3327.6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0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谢宁川;牛书强;汪泽;姚华;王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黄立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跟踪 接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卫星跟踪系统的跟踪接收机。
背景技术
卫星跟踪接收机是卫星技术应用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为了充分利用天线的增益,使卫星以最小限度的发射功率,达到稳定、可靠、经济地进行通信;或者为了获取卫星的轨道数据,监视或校正卫星的位置,必须使地面天线在任何时候精确指向卫星。装有卫星跟踪接收机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动中通)能广泛用于国家建设的各个关键部门,诸如突发事件移动载体卫星通信、移动中电视直播卫星信号传输、公安指挥通信系统、森林防火等。在一般移动通信无效时,动中通能够提供最及时最有效的移动卫星通信服务。
当前市场上存在的跟踪接收机,主要存在诸如杂波抑制低、产品体积大、可靠性低、响应慢、集成度低等诸多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传统跟踪接收机产品杂波抑制低、产品体积大、可靠性低、响应慢、集成度低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具有杂波抑制高、输出功率波动小、良好的电磁兼容性、集成度高、高稳定性、响应快、性能稳定等特点的跟踪接收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跟踪接收机,由射频前端部分和数字处理部分构成,外部射频输入信号源1经由滤波放大电路2与混频电路3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混频电路3的输出端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4的输入端相连,自动增益控制电路4的输出端与带通滤波器5的输入端相连,带通滤波器5的输出端顺次串接放大电路6、模数转换电路7后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8的输入端相连,现场可编程门阵列8的输出端与单片机9的输入端相连,模数转换电路11的输入端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4的另一个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单片机9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单片机9的数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外部输入设备12、外部显示设备13、数模转换电路14和压控振荡器10的输入端,压控振荡器10的输出端与混频电路3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数模转换电路14的输出端连接外部伺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跟踪接收机,其中所述数模转换电路14的输出端通过SMA接口连外部伺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跟踪接收机,其中所述射频前端部分和数字处理部分分隔于独立的腔室内。
本实用新型跟踪接收机的有益效果:
1.杂波抑制高,输出功率波动小;
2.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3.响应快、高稳定性;
4.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
5.功能全、功耗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标号说明:1射频输入信号源、2滤波放大电路、3混频电路、4自动增益控制电路、5带通滤波器、6放大电路、7模数转换电路、8现场可编程门阵列、9单片机、10压控振荡器、11模数转换电路、12键盘、13显示器、14数模转换电路、15外部伺服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详细结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附图1,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跟踪接收机,由射频前端部分和数字处理部分构成,外部射频输入信号源1经由滤波放大电路2与混频电路3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混频电路3的输出端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4的输入端相连,自动增益控制电路4的输出端与带通滤波器5的输入端相连,带通滤波器5的输出端顺次串接放大电路6、模数转换电路7后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8的输入端相连,现场可编程门阵列8的输出端与单片机9的输入端相连,模数转换电路11的输入端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4的另一个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单片机9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单片机9的数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外部输入设备12、外部显示设备13、数模转换电路14和压控振荡器10的输入端,压控振荡器10的输出端与混频电路3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数模转换电路14的输出端连接外部伺服系统。
数模转换电路14的输出端通过SMA接口连外部伺服系统。
射频前端部分和数字处理部分分隔于独立的腔室内。。
以下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跟踪接收机主要由射频前端部分和数字处理部分组成,主要涉及到滤波,放大,混频、FPGA和电源等技术。
本跟踪接收机的射频部分实现第一级变频,即把输入频率范围为950~1500MHz的L波段信号变频到70MHz的中频信号以便进行数字处理,这是射频部分本振源要完成的工作,采用MCU来控制本振的频率,实现频率的自动切换。另外还要进行放大以便进行A/D采样和进行模拟AGC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3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蓝牙电话装置
- 下一篇:自动多脉冲序列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