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自移清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7327.7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7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闫显运;温建东;尹清标;于小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E02F3/88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马军 |
地址: | 273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清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水仓淤泥清除设备,特别是一种适于井下水仓、大巷水沟及皮带运输巷等处的淤泥半自动清除用的煤矿井下自移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煤矿由于受采掘工艺的限制,导致井下水仓、大巷水沟、皮带运输巷等地点淤泥严重,严重影响井下排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文明生产。水仓清淤及大巷水沟清淤全部采用人工清淤,清淤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同时,在清淤过程中对大巷造成一定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工清淤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造成污染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井下自移清淤装置,它能完成淤泥的清挖、浓缩、脱水,将淤泥直接制成煤泥饼装入矿车提升上井或送入皮带运输煤流。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煤矿井下自移清淤装置由淤泥清挖、浓缩、脱水三部分,以及平板车及其自动行走机构等组成。
淤泥清挖部分由龙门架、液下泵、液下泵的横移与升降装置组成。龙门架安装在平板车上。液下泵的横移与升降装置安装在龙门架的横梁上,沿横梁作横向移动。液下泵的横移与升降装置的下部和液下泵联接,带动液下泵作升降移动。液下泵出口通过管路接至漩流浓缩器入口。
浓缩部分由漩流浓缩器及其加药装置组成。加药装置的出口通过管路接至漩流浓缩器的入口。
脱水部分主要由小型带式压滤机组成。小型带式压滤机安装在第二台平板车上。小型带式压滤机的入料侧接在漩流浓缩器的出口,小型带式压滤机的出料侧通过输送槽或传送带,接至盛放淤泥煤饼的矿车。
自动行走机构由安装在平板车上的电机和减速机、传动机构、安装在平板车轮轴上的驱动轮组成。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机构,与驱动轮传动联接。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煤矿井下自移清淤装置的液下泵横移与升降装置采用行走式电动葫芦。该电动葫芦安装在龙门架的起吊梁上,其起吊钢丝绳或环链与液下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该装置结构紧凑,能实现自移半自动清淤,清淤效果显著,大大地提高清淤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②安装简单,易于操作,移动方便,可直接在井下轨道上运输,可在煤矿井下清淤现场广泛应用。能有效地解决井下清淤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煤矿井下自移清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自移清淤装置自动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淤泥预沉池、2-矿车、3-小型带式压滤机、4-漩流浓缩器、5-龙门架、6-液下泵、7-自动控制柜、8-减速机、9-平板车、10-加药装置、11-行走式电动葫芦、12-输送槽、13-第二台平板车、14-传动链轮、15-传动链、16-驱动链轮、17-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煤矿井下自移清淤装置的结构。它主要由淤泥清挖、浓缩、脱水三部分,以及平板车及其自动行走机构组成。能够完成淤泥预沉池1中淤泥的清挖、浓缩、脱水,将淤泥直接制成煤泥饼,送入皮带煤流或装入矿车提升上井。图中箭头表示淤泥预沉池1的进水、出水方向。
1.淤泥清挖部分:主要由两台液下泵6及其横移与升降装置、龙门架5组成。液下泵的横移与升降装置采用行走式电动葫芦11。
龙门架5安装在平板车9上,龙门架5的起吊梁上安装行走式电动葫芦11,行走式电动葫芦11通过钢丝绳或环链连接液下泵6。通过行走式电动葫芦11起吊液下泵6作升降运动,而行走式电动葫芦11沿起吊梁的横向行走,可带动液下泵6作横向移动;并且,随平板车9沿轨道的纵向水平移动,又可以带动液下泵6作纵向水平移动。这样,就可以由液下泵6对整个淤泥预沉池1内的淤泥进行泵吸清理,液下泵6的出口经排污管路排至浓缩器4内。液下泵6采用DYWS15-28型液下泵。
2.自动行走机构:主要由一台经改造的三吨平板车9、一台摆线针轮减速机8、链传动机构及驱动链轮16组成。
在图2中示出本清淤装置自动行走机构的结构。它是由平板车9进行如下改造而成:在平板车9的一根轮轴上增加驱动链轮16,在平板车9上面安装电机17和减速机8,在减速机8的输出轴上安装传动链轮14。传动链轮14通过传动链15与装在平板车轮轴上的驱动链轮16传动联接。通过改造,使平板车9能够达到自动行走的目的,可在任何有轨道的地点进行行走。此外,在平板车9上还安装电控系统的自动控制柜7、漩流浓缩器4的加药装置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7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舰船用超大比压中间支承轴承
- 下一篇:带标记的十字绣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