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装盒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9954.4 | 申请日: | 200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1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林 |
主分类号: | B65D85/28 | 分类号: | B65D85/2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具,尤其是一种方便展示且美观大方的装放笔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售笔具时包装笔的包装盒一般为在纸板上并排摆放数支笔后包上塑料包装,但是此类包装在单只或者少量取放笔的操作上存在很大的不方便性,而且在出售时也仅仅只起到包装的作用,并不带有视觉上的美观性和趣味性,对于产品的展示明显缺少吸引力。而设计出一款既美观,又有趣味性的包装笔的包装盒来提高对顾客的吸引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美观大方,展示方便的包装笔的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装盒包括盒盖和盒体,盒盖内部设有空腔并且一端开口,盒体内部设有置笔腔,置笔腔一端开有放笔口,盒体的放笔口置于盒盖的开口端内,盒体和盒盖形成插拔配合,所述盒体由前盒体和后盒体相互扣合构成,前盒体和后盒体的开口端为上端,前盒体和后盒体的上端面分别设有与前盒体和后盒体的横截面大小形状相适配的格板,格板上开有多个笔孔。
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美观大方,并可以整齐有序地装放笔的包装盒,方便单只或者少量取放笔的操作,在包装盒上可以设计各种不同的图案和造型来达到视觉上的美观性和趣味性,以提高对顾客的吸引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盒体和后盒体上端部的笔孔沿前盒体和后盒体的分界线依次排列,笔孔边缘设有高于格板的凸缘。
采用上述方案,使笔在放置时有凸缘的限位辅助而更快捷准确,从而不易发生将笔插入相邻笔孔中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盒盖和盒体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前盒体和后盒体的盒身中部均设有一隔板,隔板的大小形状与隔板所在前盒体和后盒体的横截面相一致,隔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位置与前盒体和后盒体上端面的笔孔垂直投影于隔板上的位置相对应。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置于包装盒内的笔在摆放上更加整齐有序,不会在包装盒下部形成杂乱无章的交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盖和盒体之间设有扣接结构,盒盖下部开有一按钮孔,盒体侧壁上与盒盖上按钮孔相重叠的位置设有一弹性按钮,弹性按钮凸出于盒体外表面,弹性按钮与盒体通过弹性条连接,弹性按钮形状与盒盖上按钮孔形状相适配,弹性按钮和按钮孔的配合构成了扣接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弹性按钮的设置方便了开关包装盒的操作,只需要轻轻一按,就可以做到开关的步骤,与普通塑料包装和纸板加塑料包装相比,此类包装在结构上既便捷又有特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盒体和后盒体的扣合结构为后盒体上与前盒体贴合端面的上部两端和下部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凸点,前盒体上与后盒体贴合端面分别设有与凸点相对应的凹槽,当前盒体和后盒体构成一体的盒体时,凸点与凹槽形成扣合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使包装盒的盒体部分可以左右分离,方便了包装盒的拆卸、组装或者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盖上端部设有一挂扣。
采用上述方案,包装盒可以悬挂于墙壁或者展览柜台上,为包装 盒的展示提供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盒体和后盒体上端部格板上的笔孔均可以设置为方形或圆形,前盒体和后盒体盒身内隔板上的通孔均可以设置为方形或圆形。
采用上述方案,笔孔和通孔的形状可以制成任何形式,如圆形或者多边形等,从而更具有美观性,进而吸引顾客的购买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盒体和后盒体中部隔板上的通孔均由定位柱隔开,定位柱分别固定于前盒体和后盒体上,前盒体和后盒体外表面开有与通孔相连通的透视孔。
采用上述方案,所开设的透视孔方便了往包装盒内放笔时观察笔是否正确地放入我们所想要放入的通孔内,避免了笔放错位置而无法察觉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装盒底部为平底。
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成平底的底部可以使包装盒稳定的立于桌面上,更有助于包装盒的展示。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装盒边角设有倒圆。
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倒圆提高了包装盒的美观度,也使包装盒在手里更具有良好的手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盒盖和盒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林,未经杨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9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