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2953.0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9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郭香福;吴玉坤;李德良;刘成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 |
主分类号: | H01F27/33 | 分类号: | H01F27/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1024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心 电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技术,特别涉及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电抗器是电力系统用于限流、稳流、无功补偿、移相等的一种电感设备,干式空心电抗器是常用的一种电抗器。
干式空心电抗器一般由端架和干式空心线圈构成,其中干式空心线圈为中空圆筒形连续绕包结构;端架作为线圈骨架,可以为星型、米字型等。采用特定的工艺将两个端架分别固定在干式空心线圈形成的圆筒形连续绕包结构的两端,将其中一端作为下端,并在所述下端安装绝缘支柱作为对地绝缘支撑,绝缘支柱下端再用钢板制成底座,供安装之用。
某些干式空心电抗器(如滤波电抗器或平波电抗器)噪声超标,需要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目前常用的方法多是在干式空心线圈的外表面上加装一层可以隔音的屏障,而内部没有采取任何消声措施。实际情况证明,电抗器在振动时,其空心筒内形成能密最大的声场和混响,声波能量在此位置聚集后经过电抗器两端传播出去。
现有技术中虽然在电抗器外部安装隔声罩,但隔声罩开有较大的通风孔,传播出去的声波能量仍然较大,消声降噪效果不能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装置,能够有效吸收电抗器产生的声波能量,控制噪声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装置,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包括上端架和下端架、以及位于上端架和下端架之间的具有中心通风孔的干式空心线圈;
所述降噪装置包括:
两个吸声筒连接板,分别与上端架和下端架固定连接;
一个具有环形侧壁的吸声筒,其环形侧壁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吸声筒连接板与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架和下端架固定连接,且吸声筒套设在所述干式空心线圈的中心通风孔中;
所述吸声棉贴附在所述吸声筒的外表面、或同时吸附在所述吸声筒的外表面和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吸声筒的高度等于所述干式空心线圈的高度,所述吸声棉贴附在所述吸声筒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吸声筒的外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吸声棉贴附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的厚度等于所述吸声棉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吸声筒由至少两个等分体拼接而成;每个等分体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吸声筒连接板与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架和下端架固定连接;所述吸声棉贴附在每个等分体的外表面。
可选地,所述吸声筒包括上吸声筒和下吸声筒,所述上吸声筒和所述下吸声筒的高度小于所述干式空心线圈高度的一半;
所述上吸声筒的上端通过吸声筒连接板与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吸声筒的下端通过吸声筒连接板与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下端架固定连接;
且,所述吸声棉同时贴附在所述上吸声筒和所述下吸声筒的外表面和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上吸声筒和下吸声筒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具有凹槽,所述吸声棉贴附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的厚度等于所述吸声棉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上吸声筒和所述下吸声筒均由至少两个等分体拼接而成;所述上吸声筒的每个等分体的上端分别通过吸声筒连接板与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吸声筒的每个等分体的下端分别通过吸声筒连接板与所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下端架固定连接;所述吸声棉贴附在所述上吸声筒和所述下吸声筒的每个等分体的外表面和内表面。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等分体之间通过绝缘螺栓拼接。
优选地,所述吸声筒为绝缘材质。
优选地,所述绝缘材质为玻璃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噪装置可以在干式电抗器空心筒的内部形成声波阻尼器,使电抗器所产生的混响声波能够被大量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声筒由等分体拼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干式空心电抗器包括干式空心线圈12、上端架15和下端架13,所述干式空心线圈12具有中心通风孔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降噪装置11包括:吸声筒11,吸声棉111和吸声筒连接板14。其中吸声棉111用剖面线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未经北京电力设备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2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