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全交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2031.1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7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范骏行;戎家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骏行;戎家铨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王宝筠 |
地址: | 31547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交换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全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在作为通信传输的基础承载网络-光纤网络中,交换设备是完成光纤之间交换的关键性设备。
目前,对于光纤网络中的交换设备通常需要人工到现场去跳纤操作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交换,在日常工作中这样的人工操作工作量巨大而且费时,因此如何实现远程控制光纤之间进行交换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为了实现远程控制,现有技术中存在利用光开关作为光纤交换设备的方案,光开关的一侧接输入用的若干根光纤,另一侧接输出用的若干根光纤,例如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4x4定向耦合型波导光开关的示意图,光开关p1上形成4x4排布的波导耦合区域p11,在图1中光开关的左侧连接4根输入光纤P12,不妨将图1中最上方的输入光纤标记为p121,光从输入光纤P12中输入到光开关p1中,并从输出光纤P13中输出,不妨将图1中最下方的输出光纤标记为P134。通过在光开关p1上的波导耦合区域p11上施加电压信号,可以控制光在光开关p1中的传播路径,从而控制光最终从哪一个输出光纤中输出,即可以实现任意一个输入光纤与任意一个输出光纤之间的交换。具体地,光每次经过波导耦合区域时,都可以通过在该区域附近施加电压控制光的输出位置,例如,对于图中的第一个波导耦合区域P11a具有两个输出位置P11a1和P11a2,通过设置施加在波导耦合区域P11a上的电压控制光从P11a2输出,以此类推,可以使光在光开关P1中沿着图1中箭头方向表示的路径传播,并最终从第四根输出光纤P134输出,这样就实现了第一根输入光纤P121与第四根输出光纤P134之间的交换。
但是由于光开关P1内部的光波导耦合区域P11的个数与光开关P1最大能够接入的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的数目有关,即当输入光纤或输出光纤的数目增大都必须增加光开关内部的光波导耦合区域的个数,而从输入光纤输入的光在每经过一个光波导耦合区域P11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耗,所以在输入光纤或输出光纤的数目较大时,光也必须经过数目较大的光波导耦合区域后才能从输出光纤中输出,从而使得输出光信号强度衰减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光开关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限制,光开关只能实现任意一根输入光纤与任意一根输出光纤之间的交换,不能实现两个输入光纤之间的交换,即不能够实现所有接入到该光开关上的光纤(包括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之间的任意交换,即不能够实现“全交换”。
另外,在很多实际应用情况下,虽然需要使任意两根接入光纤都可以交换,即实现全交换,但并不意味着一定需要所有接入光纤同时都在进行两两交换,例如,接入光纤有16根,如果同时进行两两交换,则总共有8对接入的光纤在同时进行交换,但是对于实际的网络环境的任务量总是较小的情况,每一时刻进行两两交换的最多可能只有4对。由于系统能够实现同时两两交换的光纤数目越多将导致系统成本的增加,所以如何在实现全交换的同时进一步地根据实际情况节省系统成本也成为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全交换设备,能够实现外部线路光纤之间的全交换,光信号的衰减很低,并且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全交换设备,用于实现外部线路光纤之间的全交换,包括:
其上形成多个交换孔的交换板,其中所述交换孔的一侧用于插入绳路光纤链接器,另一侧用于插入线路光纤链接器;每根绳路光纤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所述绳路光纤链接器中,每根外部线路光纤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一个线路光纤链接器中;并且绳路光纤的数量小于外部线路光纤数量的一半;
查找装置,用于查找交换板上用于插入线路光纤链接器的一侧空闲的一对交换孔,作为一对目标交换孔;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固定需要进行交换的任意两根外部线路光纤端部的线路光纤链接器分别移到所述目标交换孔处,从用于插入线路光纤链接器的一侧插入其中,还用于将未被占用的固定一根绳路光纤两端的一对绳路光纤链接器分别移到所述目标交换孔处,从用于插入绳路光纤链接器的一侧插入其中,使得固定在所述两个线路光纤链接器中的两个外部线路光纤的一端分别与其插入的目标交换孔中从另一侧插入的绳路光纤链接器中的绳路光纤的两端分别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骏行;戎家铨,未经范骏行;戎家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2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机电一体化户用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一体化多功能智能压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