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结页岩尾矿多孔砖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0216.9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1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鸿斌;沈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鑫翔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页岩 尾矿 多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墙体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非粘土多孔砖。
背景技术:
随着许多新式建筑结构(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出现,对墙体建筑材料的要求除了保温、隔热的基本性能外,还对砌筑墙体的砖块提出了强度高、质量轻以及砌筑后墙体牢固的要求。于是出现了许多非粘土多孔砖。
现有的非粘土多孔砖,其直角六面体上成型有通孔或盲孔,孔的数量与尺寸决定砖体的强度、保温、隔热性能,如何排列孔的数量与尺寸同时也决定了砖体的质量。最为合理的方案是砖体质量轻、保温性能好,同时强度也能符合国标。而现有的非粘土多孔砖孔洞率一般无法超过30%,使得产品质量高,无疑增加了生产与运输成本。同时直角六面体的非粘土多孔砖其外表面都成型为平面,这不利于砌筑后墙体整体牢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结页岩尾矿多孔砖,它孔洞率达到33.5%,质量轻,同时砌筑后墙体牢固性大为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烧结页岩尾矿多孔砖,规格为190×190×90,砖体上成型有多个方形孔,处于砖体中心的中心方形孔规格为40×36,以中心方形孔中心为基准其周围对称分布有若干小于中心方形孔的方形孔。
所述小于中心方形孔的方形孔为规格33×12的方形孔、规格16×12的方形孔或规格25×12的方形孔。
所述砖体的砌面上成型有3-12个凹槽。
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以中心方形孔中心为基准其周围对称分布有若干小于中心方形孔的方形孔。使得砖体结构紧密,不至于砖体上的孔分布不均匀造成砖体不同部分强度差别过大。
2、小于中心方形孔的方形孔为规格33×12的方形孔、规格16×12的方形孔或规格25×12的方形孔,这样可以在砖体上分布35个孔,孔洞率达到33.5%,使得砖体重量较轻,节省了生产、运输成本。
3、所述砖体的砌面上成型有3-12个凹槽。用砂浆砌成墙体后,由于砌面上成型有凹槽,使得各砖体单元间连接更为牢固,从而增强墙体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2,烧结页岩尾矿多孔砖,规格为190×190×90,砖体1上成型有多个方形孔,处于砖体中心的中心方形孔11规格为40×36,以中心方形孔中心为基准其周围对称分布有若干小于中心方形孔11的方形孔12、13、14。
所述小于中心方形孔11的方形孔为规格33×12的方形孔12、规格16×12的方形孔13或规格25×12的方形孔14。
所述砖体1的砌面上成型有3-12个凹槽15。
所述凹槽15的横截面呈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鑫翔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湖州鑫翔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0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