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小儿脐疝康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0116.6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01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军 |
主分类号: | A61F5/24 | 分类号: | A61F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0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小儿 康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涉及一种新型小儿脐疝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称脐疝,即肚脐眼突出。小儿脐疝的发病原因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脐部呈圆形或椭圆形突起肿物,可引起嵌顿或肠梗阻等疾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小儿先天性发育缺陷,患儿脐部可见一球形或半球形能还纳腹腔的肿物,其直径为1-5cm大小不等。临床上,对2岁之前的小儿脐疝,由于患儿太小,不适合采用手术治疗,一般采用的保守治疗法,其方法为:用绷带压住患儿脐部环腰扎紧,使其逐渐闭合,其不足之处是对脐部的压力不均,且困扎不方便,治疗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对脐部压力均匀,困扎方便,能够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的新型小儿脐疝康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小儿脐疝康复装置,包括软布带、硬垫、软布垫和第一、第二两个接头,其中,第一接头设置在软布带的一侧,第二接头设置在软布带的另一侧,第一接头伸出软布带,第二接头设置在软布带上,第二接头离软布带的端部边界有一定的距离,第一接头伸出软布带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接头离最近软布带端部边界的距离;软布垫固定在硬垫上,硬垫固定软布带上;软布垫上设置突出物,该突出物的直径为3-6cm,该突出物设置在第一、第二接头之间非中心位置。
所述的硬垫和软布带之间设置布袋,布袋为一侧开口布袋,布袋里面可以放入一个可取出的空气调节袋,该空气调节袋为一内置泵式空气袋。
所述的第一、第二两个接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粘结、尼龙搭扣、纽扣和扣眼的方式、弯钩和弯孔的方式、条扣相连固定的方式之一。
所述的第一、第二两个接头的连接方式为弯钩和弯孔的方式,第一接头上设置弯钩,第二接头上设置多排弯孔。
所述的第二接头上设置的弯孔为3-8排。
所述的软布带为弹性带。
所述的第一、第二两个接头的连接方式采用条扣相连固定的方式,第一接头上设置齿扣,第二接头一端设置为长条形松紧带,且该第二接头通过另一端固定在软布带上,长条形松紧带的宽度大于齿扣的宽度。
所述的突出物内填充治疗中药。
所述的硬垫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之一;软布垫的形状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之一。
所述的突出物形状为半圆形、半椭圆形之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软布带和软布垫的设置对比绷带可以减小对患儿腹部的勒痕,保护患儿腹部与软布带接触的皮肤;软布垫上设置有软的突出物,该突出物的体积大于肚脐眼,使用时可使得该突出物一部分进入肚脐眼,使得本实用新型小儿脐疝康复装置不易挪动,加强对脐疝的康复效果;硬垫可使患儿的脐部受力均匀;弯钩与多排弯孔的配合使得该装置不仅可方便使用和取下,而且适用于不同腰围的患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小儿脐疝康复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结构组合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结构组合后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头连接方式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小儿脐疝康复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军,未经唐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0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切三角式同轴测量仪
- 下一篇:瞄准器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