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空气污染物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1159.1 | 申请日: | 2009-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164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石教猛;王欣;魏昕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015 | 分类号: | A61L9/015;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空气 污染物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室内空气污染物处理器,该处理器可利用高效臭氧连续发生进行室内空气净化。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气污染物处理器也应运而生。现有的空气污染物处理器基本原理为:工作时,室内的污浊空气通过进风口、过滤胆,过滤层等,进行层层过滤,然后洁净的空气从出风口吹出,从而达到处理的效果。但此类空气净化器只是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物理性的过滤,众所周知空气中的污染物绝非只含有颗粒物,其中由家装等原因产生的诸如苯、甲醛、氨、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则更大,现有的过滤式空气污染物处理器并不能将这些有害气体处理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空气污染物处理器,该处理器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达到快速分解室内苯、甲醛、氨等有害物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空气污染物处理器,包括外壳体、上端盖、下端盖以及密封在三者之间的原料气室和臭氧室,所述原料气室中间设置有高压极板,该高压极板左右两端通过绝缘板固定,前后两侧各设有一地极板;所述地极板内侧表面设有介电体层,且介电体层与高压极板之间形成放电间隙。
所述外壳体中还设置有冷却水腔,该冷却水腔与上述地极板外侧表面接触。
所述冷却水腔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放电间隙为0.3-0.8mm。
所述高压极板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其厚度不大于0.5mm。
所述原料气室上设有原料气进口。
所述原料气室与臭氧室连通。
所述臭氧室上设置有臭氧气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平板状的高压极板,实现了双面对称放电,同体积放电室的放电面积可增加一倍,明显提高了放电室的功率密度。
2、本实用新型在臭氧发生器的基础上加装水冷却散热装置,使臭氧发生装置长时间工作成为现实,保证了臭氧发生器能持续产生大量的臭氧气体,达到快速分解室内苯、甲醛、氨等有害物质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介电体层设置在地极板内侧表面,放电时所产生的热可由冷却水及时带走,可有效避免高压极板中的热量聚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室内空气污染物处理器的板式双面对称放电臭氧发生器的正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B剖视图。
图中标识说明:高压极板1、地极板2、绝缘板3、放电间隙4、介电体层5、绝缘条6、高压连接线7、外壳体8、冷却水腔9、进水口10、出水口11、上端盖12、下端盖13、原料气室14、臭氧气室15、原料气进口16、臭氧气出口1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是:本实用新型在原料气室中间固定一个高压极板,并在其两侧各设置一个内表面有介电体层的地极板,从而实现了双面对称放电,使同体积放电室的放电面积增加了一倍,提高了放电室的功率密度;同时为保证放电的持续性,本装置还在与介电体层地极板连接处设置有冷却水腔,可将其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以使地极板得以迅速冷却,确保了臭氧源源不断的输出,确保了空气污染处理的连续性。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空气污染物处理器,主要包括有外壳体8、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外壳体8包括两个带有凹槽的矩形壳体,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位于外壳体8上下两端,且三者之间紧密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所述密闭的空腔包括原料气室14和臭氧气室15,二者之间连通。
其中在原料气室14上设置有一个原料气进口16,通过该原料气进口16可将空气及氧气送入到原料气室14中,而在原料气室14的正中间位置安装有一个厚度不大于0.5mm的高压极板1,该高压极板1为矩形平板,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其左右两端通过绝缘板3固定,前后两侧则各设有一地极板2;所述地极板2的内侧表面设有介电体层5,所述介电体层5与高压极板1之间形成有0.3-0.8mm的放电间隙4,这里放电间隙4的大小可根据绝缘板3的厚度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1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杆件自动上料机构
- 下一篇:升降消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