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灶余热再利用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7234.0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9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熊正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灶 余热 再利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用金属锅,尤其涉及一种配合炉灶使用的金属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炉灶用金属锅,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加热食物,不能烧水,如需在加热食物的同时又要烧水则需另起炉灶,即占地方又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炉灶用锅的缺陷,提供一种在加热食物时亦能烧水的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炉灶余热再利用锅,它包括金属锅体、出水阀门、入水阀门,其特征是它还包括金属管;金属管两端分别与出水阀门、入水阀门连接,管体围绕金属锅体外壁层层堆叠并与金属锅体外壁紧密接合。
为最大限度地吸收金属锅体发出的热量,金属管与金属锅外壁接触的接触面形状与金属锅体外壁形状匹配。
为将金属管牢固固定于金属锅体外壁,金属管与金属锅体外壁的接合方式为焊接。
为能有效加热蓄于金属管中的水,金属管壁厚为0.5mm~2mm。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设计,使锅体在被加热的同时,围绕在锅体外部的金属管也被锅体传导的热量和炉灶里的热源加热,因而将蓄于金属管内的水也加热,从而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炉灶余热再利用锅,它包括金属锅体1、出水阀门4、入水阀门3,其特征是它还包括金属管2;金属管2两端分别与出水阀门4、入水阀门3连接,管体围绕金属锅体1外壁层层堆叠并与金属锅体1外壁紧密接合。为最大限度地吸收金属锅体1发出的热量,金属管2与金属锅1外壁接触的接触面形状与金属锅体1外壁形状匹配,为将金属管2牢固固定于金属锅体1外壁,金属管2与金属锅体1外壁的接合方式为焊接;为能有效加热金属管2,金属管2壁厚为0.5mm~2mm。使用时先将金属锅1放入炉灶内,入水阀门3的另一端接入水源,使金属管2内蓄满水,之后再将金属锅1进行加热,则同时蓄于金属管内2的水也开始加热;因为在加热金属锅1的同时将金属管2内的水也一并被加热了,所以免去了因另起炉灶烧水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7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