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碳发热网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6775.7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069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雷鸣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5009江苏省扬州市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碳发热网,属于发热织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经检索,现在有一种碳织物加热材料,这种碳织物加热材料主要由碳素长丝构成,碳素长丝由碳制成的细丝以预定的间隔排列编织,再接通电源来产生热量。但由于碳素长丝主要由碳制成,因而生产成本非常高,更重要的是这种材料在折叠起来时,碳素长丝容易断掉,因此不能产生热量,总之,其耐用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碳发热网,克服现有碳素长丝构成的碳织物加热材料存在因碳素长丝容易断掉,因此不能产生热量的不足,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随意折叠,提高产品的耐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碳发热网,包括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交叉编织的网,正、负端子连接网两侧的电极部分,其特征是,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交叉编织的是挠性长丝和与其交替的硬质合成树脂长丝,网两侧由铜丝和挠性长丝构成电极部分,挠性长丝、硬质合成树脂长丝和铜丝的整个表面具有碳涂层;网两侧或粘接铜片构成电极部分,挠性长丝、硬质合成树脂长丝的整个表面具有碳涂层。
所述挠性长丝与硬质合成纤维交替编织是一根垂直的挠性长丝依次与一根挠性长丝、一根硬质合成树脂长丝、一根挠性长丝和一根硬质合成树脂长丝垂直相交。
所述挠性长丝和与其交替的硬质合成树脂长丝编织的网的表面上具有凝胶型合成树脂涂层。
所述凝胶型合成树脂涂层为凝胶型聚氨酯树脂、凝胶型PVC、凝胶型PE、凝胶型PET。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采用挠性长丝和与其交替的硬质合成树脂长丝编织,因此可以保持编织的挠性长丝之间的原始间隔,同时防止挠性长丝缠结,从而可容易地进行凝胶型合成树脂涂敷,使编织材料的整个区域上提供均匀的温度,本实用新型如发生划伤,不会影响正常加热功能,电极与发热材料连接牢固无安全隐患,具有远红外辐射功能,辐射热量约占80%,本实用新型完全克服了碳素长丝容易断掉不能产生热量的严重不足,提高了产品的耐用性能,从而也扩大了本产品的应用范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切开的横截面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B处切开的横截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交叉编织的材料是挠性长丝1和与其交替的硬质合成树脂长丝2,网两侧由铜丝4和挠性长丝1构成电极部分,挠性长丝1、硬质合成树脂长丝2和铜丝4的整个表面具有碳涂层3,正、负端子5、6连接网两侧的电极部分;具有碳涂层3的挠性长丝11和与其交替的硬质合成树脂长丝2编织的网的表面上具有凝胶型合成树脂涂层8;网两侧或粘接铜片构成电极部分,挠性长丝1、硬质合成树脂长丝2的整个表面具有碳涂层3,正、负端子5、6连接网两侧的电极部分。
如图2所示,图2为图1中A-A处切开的横截面放大图,挠性长丝1是挠性的,以格子的形式垂直和水平交叉编织,在电极部分,水平挠性长丝1与几股铜丝4相对密集编织。
如图3所示,图3为图1中B-B处切开的横截面放大图,挠性长丝1与硬质合成树脂长丝2交替编织。
一根垂直的挠性长丝依次与一根挠性长丝、一根硬质合成树脂长丝、一根挠性长丝和一根硬质合成树脂长丝垂直相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雷鸣,未经王雷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67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 下一篇:R\G\BLED可调色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