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塑材水球容器的射出吹气成形制法及其水球容器成品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3721.7 | 申请日: | 200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8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蔡瑞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瑞安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B44C5/08;B29C49/06;B29C45/26;B29C49/48;B29C49/62;B44F1/00;B44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水球 容器 射出 吹气 成形 制法 及其 成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塑材水球容器的射出吹气成形制法及其水球容器成品,尤指一种利用射出成形机先制成一具弹形头的帽盖状模胚,并使射出成形的注料口设于所述帽盖状模胚的底部的颈口部分,并在吹气成形模具在接近颈口部分的部位设有至少一排气孔,使吹气成形的水球容器成品能具有如玻璃水球般的良好外观,以避免现有技术所制成的透明塑材水球容器的球状部分上有明显的注料痕及分模线而影响外观的缺点。
背景技术
密闭式液体摆饰物如常见的水球为一种传统的礼品,其结构一般包含一透明水球容器、一底盖及一底座,所述透明水球容器可利用玻璃材并以吹气成形制法(blow molding)制成,或利用塑材并以吹气成形制法或射出吹气成形制法(injection blow)制成,所述的射出吹气成形制法即先以射出成形机制成模胚再进行吹气成形;最后再利用底盖封闭于透明容器的底面开口以形成一密闭容器;密闭容器内部可设置固定的装饰物如人物雕像及/或自由放置多个白色(供造成飘雪效果)或多彩的葱状碎片(aplurality of white or differentlycolored lustrous foil fragments),或各种漂浮物,再由底盖上所预设的注液孔注入液体并充满密闭容器内部;当注入液体为单液时如只注入水,使用者可摇动水球以使内部的葱状碎片形成自由飘浮状态;当注入液体为双液式时如注入透明油(如白腊油)及染成蓝色的水,双液式只适合塑材透明容器使用,因油会与玻璃材起化学作用而雾化;则使用时,漂浮物可在双液的交界液面上自由漂浮以产生装饰效果;密闭透明容器再固设在底座上方以向外展示;而底座内可增设各种设备如发光装置如LE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或其他传动机构(手动或电池带动),以增进装饰效果。
现有技术中包含一种利用塑材以射出吹气成形方法(injection blow)制成一透明塑材水球容器10a如图5所示,其是利用透明塑材如P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或压克力树脂(Acrylic resin),并以一射出成形模具20a如图6所示,由射出成形机先制成一具弹形头的帽盖状模胚30a如图7所示;在进行吹气成形制程之前,先使塑材模胚加热软化,再将已软化的塑材模胚30a移至吹气成形模具(图未示)中并夹紧颈口部分进行吹气,以制成一水球容器10a成品,所述水球容器10a成品包含球状部分11a及颈口部分12a,并另利用一底盖40a锁固封闭于水球容器10a的颈口部分12a以形成一密闭容器,其中所述底盖40a的锁固方式并不限制,如图5所示现有技术一般是以螺合型态组合。然而,以现有技术而言,所述射出成形模具20a的注料口21a是设于所述帽盖状模胚30a的顶部弹形头中央处如图6所示,其主要目的是使帽盖状模胚30a的射出成形后的内应力能较为平均,以有利于后续的吹气成形过程,也就是避免因内应力不平均而造成吹气成形后球状部分11a的厚度不均匀;但如此设计却在射出成形的帽盖状模胚30a的顶部弹形头中央处形成一明显的注料痕31a如图7所示,而且在吹气成形过程后,所成形的水球容器10a的成品的顶端,即球状部分11a的顶部中央,依然也会存留并造成一明显的注料痕13a如图5所示,严重影响水球容器10a成品的外观;又在进行吹气成形过程时,现有技术所使用的吹气成形模具(图未示)一般是由各具一半球形模穴的左、右对称两半体模具所密接组成,而两半体模具的交界密合面即一般通的分模线;然而,为使吹气成形过程较为顺利,即吹入的空气可均匀地撑开模胚30a以在吹气成形模具内顺利吹气成形出水球容器10a的球状部分11a,现有技术常故意使两半体模具之间的交界密合面(即分模线)形成微小间隙以作为排气孔使用,使吹气成形模具的模穴内原存有的空气可随着球状部分11a的吹气成形(扩张)而由交界密合面(分模线)的间隙离开模穴,以避免因无法排气而相对形成空气阻力而阻碍球状部分11a在吹气成形时的正常扩张;然而,现有技术在两半体模具的交界密合面所形成的微小间隙却相对在吹气成形后的球状部分11a表面形成一较明显的分模线14a如图5所示,影响水球容器10a成品的外观;由上可知,现有技术所制成的水球容器10a成品,不但在其球状部分11a的表面顶部中央有明显的注料痕13a,且在其球状部分11a的表面的经线方向有明显的分模线14a,很影响外观,因此现有的透明塑材水球容器10a的外观品质远不如现有的玻璃水球,影响其价值感,故无法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接受度及购买欲。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瑞安,未经蔡瑞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良好减震密封的MOS管
- 下一篇:保护ACF压头的硅胶皮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