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绝热板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5276.1 | 申请日: | 200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虞月琴;叶小星;严培忠;潘晶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02 | 分类号: | C04B26/02;C04B14/06;C04B14/38;C04B14/18;C04B14/10;C04B16/02;C04B24/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 洪 |
地址: | 313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绝热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绝热板配方。
背景技术
现用绝热板主要采用以下物质作为结合剂:1.采用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通 过与石英砂、轻质材料吸虑烘干成型,但是酚醛树脂和硬化剂乌洛托品在分解 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烟雾,污染环境,而且价格昂贵;2.采用水泥作为结合剂, 制成轻质板强度差,制成重制时温度性能又无法保证;3.采用水玻璃作为结合剂, 制成的绝热板容易和钢锭发生粘模、夹砂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88104261公开了一种绝热板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采用糯米粉和面粉作为结合剂,虽然可以解决采用酚醛树脂的缺点,但是用糯 米粉和面粉作为结合剂制成的绝热板强度低,只有1-2MPa,同时成型困难,由 于糯米粉、面粉均有部分溶于水,吸虑成型水分难以排干净,除边角易脱落外, 更需要消耗大量的煤来排除过多的水分,烘烤时间延长,从另一方面增加了排 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绝热板配方,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配方中 结合剂容易产生有害烟雾,污染环境,强度低,易粘模、以夹砂,成型困难, 边角易脱落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环保型 绝热板配方,包括以下组份,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石英砂47~57%,纸板纤维 2~8%,耐火纤维2~8%,粘土6~10%,珍珠岩2~8%,改性淀粉为18%~22%, 环保聚酯为3%~7%。
优选的,各组份质量百分比:石英砂57%,纸板纤维4%,耐火纤维4%, 粘土6%,珍珠岩4%,改性淀粉为18%,环保聚酯为7%。
可选的,各组份质量百分比:石英砂52%,纸板纤维5%,耐火纤维5%, 粘土8%,珍珠岩5%,改性淀粉为20%,环保聚酯为5%。
可选的,各组份质量百分比:石英砂47%,纸板纤维6%,耐火纤维6%, 粘土10%,珍珠岩6%,改性淀粉为22%,环保聚酯为3%。
可选的,各组份质量百分比:石英砂48%,纸板纤维8%,耐火纤维8%, 粘土6%,珍珠岩8%,改性淀粉为18%,环保聚酯为4%。
可选的,各组份质量百分比:石英砂57%,纸板纤维2%,耐火纤维2%, 粘土10%,珍珠岩2%,改性淀粉为21%,环保聚酯为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改性淀粉和环保聚酯作为结合剂 控制比例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时不产生有害烟雾,吸虑成型较容易,烘烤时间 短,强度高,抗折可达3-5MPa,减少了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损耗,而且不粘砂 夹钢,钢锭表面光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环保型绝热板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环保型绝热板配方,各组份质量百分比:所述石英砂57%,纸板纤维 4%,耐火纤维4%,粘土6%,珍珠岩4%,改性淀粉为18%,环保聚酯为7%。
实施例二:
一种环保型绝热板配方,各组份质量百分比:所述石英砂52%,纸板纤维 5%,耐火纤维5%,粘土8%,珍珠岩5%,改性淀粉为20%,环保聚酯为5%。
实施例三:
一种环保型绝热板配方,各组份质量百分比:所述石英砂47%,纸板纤维 6%,耐火纤维6%,粘土10%,珍珠岩6%,改性淀粉为22%,环保聚酯为3%。
实施例四:
一种环保型绝热板配方,各组份质量百分比:所述石英砂57%,纸板纤维 2%,耐火纤维2%,粘土10%,珍珠岩2%,改性淀粉为21%,环保聚酯为6%。
实施例五:
一种环保型绝热板配方,各组份质量百分比:所述石英砂48%,纸板纤维 8%,耐火纤维8%,粘土6%,珍珠岩8%,改性淀粉为18%,环保聚酯为4%。
按以上五种实施方式的任一一种制作好配方后,按图1工艺流程图进行制 作,先将纤维碎浆,再加入石英砂等填料和结合剂混匀搅拌,然后吸虑成型, 再烘烤干燥温度100~110℃,最后出窑包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最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 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镁渣砖
- 下一篇:一种无机酸脱灰的循环装置及其脱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