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涡流高效澄清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4870.0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杜接弟;陈福泰;范正虹;齐雅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大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1 | 分类号: | B01D21/01;B01D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流 高效 澄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领域的混凝澄清设备,具体是一种微涡流高效澄清器。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技术中,澄清是利用接触凝聚的原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现有的各种混凝澄清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大,能耗动力高,结构复杂,处理效果不理想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微涡流技术利用水流的涡旋作用使得絮凝剂反复碰撞废水中的小颗粒物质形成絮体,并吸附捕捉废水中的杂质形成大颗粒物质沉降,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涡流高效澄清器,该澄清器由竖直放置的挡板分为混合区和澄清区,混合区采用水平放置的含圆孔的隔板分为若干小混合区,废水流经隔板的圆孔时,形成无数细小涡流,絮凝剂在涡旋作用下形成絮体,不断吸附废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逐渐形成大颗粒物质,进入澄清区;澄清区的底部为锥形,废水中的絮体和杂质等沉降至澄清区的底部,经排泥管排出,上清液经位于澄清区上端的出水管流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涡流高效澄清器,包括混合澄清槽1和搅拌装置8,其特征在于,混合澄清槽1由内置于槽体的挡板2隔为混合区3和澄清区4;所述的混合区3上端与进水管5相连,由水平放置的隔板4分成若干连通的小混合区,该隔板4放置于固定在挡板2上的支点7上,为含圆孔11隔板,混合区1内部及混合区1和澄清区2之间经隔板4的圆孔11连通;所述的澄清区2上端与出水管9相连,该澄清区2底部为锥形,底端与排泥管11相连;所述的搅拌装置8外接搅拌传动装置9。以上所述的混合澄清槽1和挡板2为圆筒状;混合澄清槽1底部为圆锥状,其底端连接排泥管11;所述的隔板4含均匀分布的圆孔12,其孔径为2~10cm。
为了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涡流高效澄清器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水加入絮凝剂后经进水管流入澄清器第一小混合区,在搅拌装置作用下均匀混合;废水流经隔板的圆孔时,由于圆孔面积小,水流加速,进入下一小混合区时形成无数细小涡流,絮凝剂在涡旋作用下,反复与水中细小颗粒相碰撞,逐步长大形成絮体,吸附污水中的杂质;依次经过若干小混合区后,絮体不断吸附废水中的杂质而形成大颗粒物质,进入澄清区;在澄清区,废水中的絮体和颗粒物质逐步沉降到澄清区底部形成泥渣层,经排泥管排出,而上清液经出水管流出。以上所述的隔板为活动隔板,放置于固定在挡板上的支点上,该澄清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将隔板取出清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效果好,易于在工程中推广实施;废水在微涡流高效澄清器中可同步实现混合、絮凝和分离,可应用于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废水循环应用前处理及给水处理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微涡流高效澄清器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微涡流高效澄清器俯视图。
图中,1-混合澄清槽;2-挡板;3-混合区;4-澄清区;5-进水管;6-隔板;7-支点;8-搅拌装置;9-搅拌传动装置;10-出水管;11-排泥管;12-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一种微涡流高效澄清器,包括混合澄清槽1和搅拌装置8,其特征在于,混合澄清槽1由内置于槽体的挡板2隔为混合区3和澄清区4;所述的混合区3上端与进水管5相连,由水平放置的隔板4分成若干连通的小混合区,该隔板4放置于固定在挡板2上的支点7上,为含圆孔11隔板,混合区1内部及混合区1和澄清区2之间经隔板4的圆孔11连通;所述的澄清区2上端与出水管9相连,该澄清区2底部为锥形,底端与排泥管11相连;所述的搅拌装置8外接搅拌传动装置9。以上所述的混合澄清槽1和挡板2为圆筒状;混合澄清槽1底部为圆锥状,其底端连接排泥管11;所述的隔板4含均匀分布的圆孔12,其孔径为2~10cm。
一种微涡流高效澄清器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水加入絮凝剂后经进水管5流入澄清器第一小混合区3,在搅拌装置8作用下均匀混合;废水流经隔板6的圆孔12时,由于圆孔12面积小,水流加速,进入下一小混合区时形成无数细小涡流,絮凝剂在涡旋作用下,反复与水中细小颗粒相碰撞,逐步长大形成絮体,吸附污水中的杂质;依次经过若干小混合区后,絮体不断吸附废水中的杂质而形成大颗粒物质,进入澄清区4;在澄清区4,废水中的絮体和颗粒物质逐步沉降到澄清区底部形成泥渣层,经排泥管11排出,而上清液经出水管10流出。所述的隔板6为活动隔板,放置于固定在挡板2上的支点7上,该澄清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将隔板6取出清洗。
以下列举几个实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但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并非仅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大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大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4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位合成超微孔负载铂催化剂与无溶剂微波硅氢加成
- 下一篇:瑜伽垫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