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引导丝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80762.6 申请日: 2009-03-27
公开(公告)号: CN101502693A 公开(公告)日: 2009-08-12
发明(设计)人: 杨永森;张田宏;刘万兵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M25/09 分类号: A61M25/09;A61B17/00;A61L31/02;A61L31/12;A61L31/14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小永
地址: 102200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导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治疗的医用导丝,用于为各种介入医疗导管和植入器械进入人体器官起导轨和定位作用,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简称PCI)。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导丝要求具备一定的操控性,进入迂曲血管的柔软性和恢复性、由于近端操作而引起远端动作的推动性以及相应的扭控性等等。

依据芯核材料选取可将传统的冠状动脉用导丝分为一条芯核式和两段芯核式。一条芯核式例如整条导丝芯核都使用304不锈钢,这类导丝扭控性良好,但在保证操作性好时,头端会部分丧失柔软性。当选择弹性高的材料如镍钛合金时虽然保证了头端的柔软性以及恢复性,但是近端处的可操作性就降低。

为了兼有需要的柔软性和操作性,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两段芯核式导丝,及将强度高、弹性小的不锈钢材料同强度较低但具有超弹特性的合金通过某种方式连接起来,这样即可兼顾近端部分所需的可操作性,又保证了远端处头端部分的柔软性和恢复性,但还是存在一定缺陷。

目前可实现两段芯核的连接方法有在连接处使用管状连接部件和直接焊接连接两种,对于使用管状连接部件的导丝,虽然将两种需要的导丝芯核连接,但是存在连接部位结合强度较低的问题,扭控传输不好,不能保证所需的扭控性,而且管状连接部件造价昂贵,加工生产繁琐。目前不锈钢同超弹性合金细丝对接属于世界性难题,虽已有厂家直接将两者焊接,但还是存在连接部位结合强度不高的问题,在临床使用中,当这种导丝进人体组织时容易打折或折断,影响临床上的正常操作,并容易损伤人体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导引导丝,能够在确保前端部柔软性的同时,操作性也优良,且不存在两段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导引导丝,其包括:

导丝芯核,包括内芯和外层,所述内芯由弹性大的合金材料构成,包覆所述内芯的外层由刚性大的金属或合金或二者的混合材料构成,内芯与其外层同轴;

弹簧护套,内部置入所述导丝芯核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弹性大的合金材料选自Ni-Ti系合金、Cu-Zn合金、Cu-Zn-X合金、Ni-Al系合金、Ni-Cr系合金或Fe-Mn系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或包括至少一种所述金属合金的混合材料,其中,Cu-Zn-X中的X是Be、Si、Sn、Al之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刚性大的金属选自奥氏体不锈钢或马氏体不锈钢或至少包括二者之一的混合材料,所述强度高的合金材料选自钴基合金,或包括该钴基合金的混合材料。

其中,所述导丝芯核的近端的横截面为圆形,轴线方向外径一致;所述导丝芯核的远端的横截面为圆形,轴线方向外径逐渐变细。

其中,所述远端芯核的外形为流线型或抛物线型或分阶段圆滑过度型。

其中,所述弹性护套为弹簧线圈,包括:连接于弹簧焊接点的非显影弹簧线圈和显影弹簧线圈,所述非显影弹簧线圈的一端焊接于所述导丝芯核的远端的外表面;或所述弹性护套为聚合物弹性护套,内侧设有连接所述导丝芯核的远端的显影弹簧线圈。

其中,所述显影弹簧线圈的内部设有压扁段,所述压扁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导丝芯核的远端的端末、另一端通过头端焊接点连接所述显影弹簧线圈的一端。

其中,所述显影弹簧线圈的内部设有安全丝,所述安全丝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焊接点、另一端通过头端焊接点连接所述显影弹簧线圈的一端。

其中,所述外层的外表面涂覆有光滑的涂层,所述涂层的材料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硅树脂、氟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包括至少一种所述材料的复合材料。

其中,所述远端芯核与所述弹性护套的外表面涂覆有亲水性材料。

本发明的介入治疗导引导丝即利用了弹性大合金材料的高弹特性,赋予导丝头端柔软性和恢复性,又利用了刚性大金属及合金材料较高的强度及刚性,保证了导丝的推动性以及相应的扭控性,使导丝操控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导引导丝的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导引导丝的按图1中2-2线的横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导引导丝的按图1中3-3线的横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导引导丝的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导引导丝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6是本发明导引导丝的按图5中6-6线的横截面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0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