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往复式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1230.1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07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谭伟峰;白翔文;熊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宁江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02 | 分类号: | A62B1/02;B66B9/00;B66B2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蒲敏 |
地址: | 610106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救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往复式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面积,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员密集使得高楼灾难所带来的危害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高楼救生设备没有普及,当灾难发生时,靠救援人员很难及时救出高层被困人员。现有的群体逃生设备由于其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很难在灾难发生时发挥作用,其存在的主要缺点是:1)现有救生设备需要电源驱动,而当灾难发生时,电源被切断的几率很高,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救生器本身就带有危险性;2)现有救生器材大部分采用机械摩擦原理来实现缓降救生,其结构设计不能保证安全使用;3)现有救生设备大部分是针对个人使用,并且没有为逃生人员设置保护装置,在高楼情况下,由于楼高风大,逃生人员易摇摆旋转,容易撞击墙体造成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4)传统的救生设备都是单次救生,无法实现往复不间断救生,设备的回收十分浪费时间,大大降低了救生效率;5)传统的逃生设备只适合直筒楼,对上细下粗或底部有群楼的楼宇无法安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往复式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往复式救生装置,支架滑动固定在底座上,逃生舱活动设置在支架上,阻尼装置设置在支架上,逃生舱由绳子悬挂,所述逃生舱的绳子与两台阻尼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舱双阻尼往复式救生,实现了救生不间断,救援人员也可跟随返回楼顶的救生舱到达楼顶组织逃生,大大增加了救生效率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采用动滑轮用4根钢丝绳悬挂救生舱,比普通单一钢丝绳悬挂安全系数高达8倍,双阻尼可调速技术保障即使绷断1到2根钢丝绳仍可继续使用;本实用新型救生舱四周由金属壳体或护栏包围,安全可靠,可适用于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逃生避难,并且还可以加配轮椅使行动不便的人员也安全逃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舱上导绳轮与软导轨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软导轨的安装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运行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逃生舱锁紧机构处于接触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逃生舱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电路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回绳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往复式救生装置,支架4滑动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逃生舱5和第二逃生舱6活动设置在支架4上,消除逃生舱加速度的阻尼装置9设置在支架4上,第一逃生舱5和第二逃生舱6由钢丝绳悬挂。
支架4上阻尼装置9的上方设置有电控柜,内有档位开关和能量接受装置组成的半自动调速装置,通过调节档位来变换电阻大小以达到调速目的。支架4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导轨2,导轨2固定连接在支架4上,底座1通过滑轮与导轨2连接。在导轨2上设置有摇杆装置15,转动摇杆装置15可以将支架4送出楼顶。底座1可固定在楼顶使用,也可依靠配重直接放置在楼顶使用。两个逃生舱与支架4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12。支架4为一方形网状铁框。每个逃生舱都设置有2个舱门,进舱门为横拉栅栏门,出舱门为竖拉卷帘门。
阻尼装置9由绳筒22、减速机21与阻尼机20组成,两个逃生舱由钢丝绳悬挂,钢丝绳拉动绳筒22转动,绳筒22与阻尼机20连接,如图6所示。绳筒22由第一卷筒、第二卷筒、挡板、支座和绳筒轴组成,阻尼机20通过链轮3和链条与绳筒22的绳筒轴连接。
在两个逃生舱的两侧设置有导绳轮7与软导轨8连接,是由两个导绳轮7并排将软导轨8夹在中间来实现的,如图7所示;软导轨8呈W形安装,如图8所示,软导轨8是一根连续的,软导轨8的两端由紧绳器13固定,中间绕过两个逃生舱的两侧并通过导绳轮固定在地面14上,上端4个转角处设置有导绳轮以使软导轨8绕过,软导轨8平时贴墙存放并用卡子卡住,使用时转动设置在支架4上的紧绳器13来绷紧软导轨,两个逃生舱就可在软导轨上滑动,软导轨可采用钢丝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宁江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宁江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1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插件
- 下一篇:电动汽车电机冷却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