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芯管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8224.6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80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纯;陈子洪;陈彩云;徐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9 | 分类号: | F16L9/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47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多只同向通道的管道。
背景技术
船舶、大型机械设备中的气动或液动控制系统及计量和监控系统中有许多管道,特别是小口径管道通过点对点直接连接,系统中纵横交错的小口径管道既不美观又不便于管理,特别是裸露在外的小口径管道更易受到外界的磕碰造成机械损伤、运动磨损或腐蚀。现有技术采用护套管能够有效保护所套小口径管道不被损伤。但是,现有技术不能改变小口径管道的有序排列,而且抗机械损伤能力十分有限。现有技术与实际需求仍有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横截面呈蜂窝状的多芯管。由多只子管集束成缆状的多芯管整体强度高,抗机械损伤能力强,各子管互不相通,密封性好,便于管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多芯管由芯棒、子管、内衬和外套管组成,所述芯棒为圆棒体构件,外套管是圆形管;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芯棒外圆周同轴向排列2-10根子管,芯棒和子管共同处于外套管中,子管与外套管之间充填内衬构成整体相嵌结构。
上述结构中的芯棒和外套管材质为聚氯乙烯,内衬的材质是聚丙烯,金属材质的子管环芯棒外壁同轴向排列,子管与外套管之间充填内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环芯棒外壁同轴向排列的子管,再由高分子材料的内衬和外套管包裹集束成缆状多芯管,多芯管整体强度比现有技术产品强,抗机械损伤能力大。
2、子管由金属材料管外套高分子材料组成,内衬嵌入固定,相互之间无摩擦,使用寿命长。
3、子管处在内衬和外套管内,既提高了承压能力,又不受外界腐蚀介质的侵蚀,子管安全性能好。
4、多芯管铺设方便、占地少、有序排列、便于管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有8根子管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有8根子管的截面示意图,子管外挤包一层高分子材料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所示的多芯管由芯棒1、子管2、内衬3和外套管4组成,所述芯棒1为圆棒体构件,以芯棒为中心轴,环芯棒1外周同轴向排列2-10根子管2,芯棒1和子管2共同处于圆形外套管4中,子管2与外套管4之间充填内衬构成整体相嵌结构。本实施例中设有8根不锈钢材质的子管2,芯棒1和外套管4的材质是聚氯乙烯,内衬的材质是聚丙烯,由8根子管2集束成缆状的多芯管整体强度高,有效提高了抗机械损伤的能力。处在外套管4和内衬3包裹的子管2位置固定,相互无磨擦,外界的腐蚀性介质也侵蚀不到子管2外壁。所以说,多芯管具有承压能力强、抗腐蚀、无磨损的显著特点。另外,本实用新型铺设方便、占地少、有序排列,便于管理。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子管2可改成钢或铜质材料,仍具有以上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根据子管2直径和数量确定定尺长度。小直径的多芯管可制成盘状,大直径多芯管为直管。
本实用新型根据小管2,可由金属材料管(21)和不同颜色的高分子材料(22)挤包在金属材料管(21)上,也可以在金属材料管(21)直接用数码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82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苎麻韧皮纤维微生物固态脱胶的方法
- 下一篇:锚链调质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