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电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5985.6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52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东升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3/00;F21V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815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电筒,具体地说是一种避免刮伤电池,同时可以避免发生短路现象的手电筒。
背景技术
在停电或者是进行户外活动时,手电筒是一个相当实用的工具,其凭借电池的电力提供照明功能,且体积较小、便于随身携带,因此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日常用品之一。传统的手电筒的结构是这样的,灯头与电筒的筒体进行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固定死连接,筒体内放置有干电池,筒体的外表面安装有用于控制灯泡发亮的开关,筒体的后端螺纹连接有后盖。现有的手电筒存在电筒电极刮伤电池且易出现短路现象的缺点,因此,人们希望对现有手电筒存在的缺点进行改进,为人们提供新的结构的手电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刮伤电池,同时可以避免发生短路现象的手电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电筒,包括筒体、灯头与灯座,灯头与筒体连接,筒体内放置有作为电源的电池,手电筒上安装有控制电源通断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位于手电筒尾盖内的开关座内,开关座上设有一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开关接触,弹簧的另一端穿过开关座上的孔后与一弹簧帽接触,弹簧帽位于一绝缘塑胶圈内,弹簧帽与电池接触。
所述绝缘塑胶圈通过一压圈卡接在电筒的尾盖内,绝缘塑胶圈将压圈与弹簧帽隔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的开关座上设有一弹簧,弹簧的其中一端与装在开关座内的开关接触,另一端穿过开关座上的孔后与套在塑胶圈内的弹簧帽接触,由于弹簧帽与电池直接接触,从而可以避免刮伤电池。压圈卡住绝缘塑胶圈将整个尾部组件固定在尾盖内,同时绝缘塑胶圈将压圈与弹簧帽隔开,可以避免发生短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手电筒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电筒主要由筒体、灯头与灯座组成,灯头与筒体连接。筒体的端部固定有灯泡,灯罩与电筒筒体进行螺纹连接,筒体内为放置电池的空腔,手电筒上还设有控制电源通或断的开关6,开关设置在位于手电筒尾盖7的开关座5内,开关座的凹腔内设有一弹簧2,弹簧的另一端设有一弹簧帽1,弹簧的一端顶压在开关上,另一端顶压在弹簧帽的内凹腔顶壁上,这种结构可以避免电极刮伤电池。弹簧外套一绝缘塑胶圈3,绝缘塑胶圈外环套一压圈4,压圈卡接在绝缘塑胶圈上,压圈的外壁与尾盖螺纹连接,压圈将整个尾部组件固定在尾盖内,由于绝缘橡胶圈将压圈与弹簧隔开,从而可以避免发生短路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东升,未经杨东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5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经冷轧堆染纱设备
- 下一篇:注塑机专用的终端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