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覆盖物及应用覆盖物的遮蔽物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5301.2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4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伟 |
主分类号: | E04D5/10 | 分类号: | E04D5/10;E04D11/00;E04D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明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盖 应用 遮蔽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盖物,尤其指一种易于施工、具有隔音、隔热及防止建材锈蚀的覆盖物。
背景技术
按,一般楼层的顶楼或工厂所盖的厂房,大都讲究简易搭造,节省成本,故其屋顶建造时所使用的建材大都采用金属浪板,而目前的金属浪板于成型时皆会于其下方(朝室内的一面)铺设一隔热材料(例如:保丽龙、泡棉等),以隔绝热气往屋内传递。
中国台湾专利第82209064号「隔热浪板结构改良」,其主要是在金属浪板下方贴设发泡棉层来达成隔音、隔热的效果,其虽可以阻隔热气向室内传递,但其表面高温仍存在于屋顶内,而非由外部直接将热气隔绝。因此,其隔热的效果不佳,且无防锈防水的设施,所以金属浪板的损坏率极高,也造成修护的困难及成本的增加。
中国台湾专利第92214366号「恒温隔热涂层构造物」,其主要是由树酯及钛白粉所混合的基材层,以及平均分布设在基材层内的无机矿合物经发泡所构成的中空微粒子结合一体的构造物,再由该构造物涂布或设在金属板或金属浪板等对象表层,另外其也揭示在金属板上先涂布或黏设弹性构造物,然后再将平面金属浪板辊压成金属浪板。但是,若于建造顶楼或厂房时是利用金属浪板,则该构造物必须先与该平面金属浪板一起辊压成金属浪板,之后则必须以锁固组件(例如:自攻螺丝)将其固定在钢梁上,所以就会在其构造物及金属浪板上钻孔而产生有雨水渗漏,致金属浪板、锁固组件锈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隔热、隔音、防水的覆盖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简易及兼具延长老旧顶楼或厂房金属浪板寿命的遮蔽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一种覆盖物,该覆盖物平铺设于建材上,且与建材贴触,其中:该覆盖物包含至少一第一覆盖层及至少一第二覆盖层,所述第二覆盖层设于第一覆盖层之上。
所述覆盖物还包含一第三覆盖层,该第三覆盖层设于所述第二覆盖层之上。
该遮蔽物包含至少一建材和一覆盖物,该建材包括一面向室外的顶面、一相背于该顶面的底面,所述覆盖物具有一第一覆盖层,该覆盖物平铺设于该顶面并与该顶面贴触。
所述建材的顶面具有连续的凸部和凹部;所述覆盖物平铺设于该顶面并与该顶面的凸部贴触,该覆盖物与该凹部形成至少一空间。
所述覆盖物具有一第二覆盖层,所述第二覆盖层设于该第一覆盖层之上。
所述覆盖物进一步具有一第三覆盖层,该第三覆盖层设于第二覆盖层之上。
所述第一覆盖层为一胶化沥青。
所述第二覆盖层为不织布。
所述第三覆盖层为隔热漆。
所述隔热漆为中空陶瓷材料。
本实用新型覆盖物及应用覆盖物的遮蔽物,具有以下优点:
(一)施工容易,使用自由度高;
(二)具有持久隔音、隔热及防水的效果;
(三)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覆盖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遮蔽物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遮蔽物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遮蔽物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遮蔽物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覆盖物 11第一覆盖层
12第二覆盖层 13第三覆盖层
2建材 21顶面
210凸部 211凹部
22底面 3空间
4凹陷部 5遮蔽物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覆盖物。该覆盖物1具有一第一覆盖层11、设于第一覆盖层11之上的一第二覆盖层12和设于第二覆盖层12之上的一第三覆盖层13。
所述第一覆盖层11为具有防水、隔音和隔热效果的材质。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覆盖层11为胶化沥青。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覆盖层12为不织布(nonwovenfabric),该不织布可以增加所述第一覆盖层11胶化沥青的支撑力;另,该不织布防水效果好且具有质轻、环保的优点。
所述第三覆盖层13为一隔热漆,优选自中空陶瓷材料,所述隔热漆具有反射及隔绝阳光和热气的作用。所述第二覆盖层12的不织布具有的毛细特性更能让隔热漆附着在其上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请参考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覆盖物的遮蔽物5。所述遮蔽物5由至少一建材2构成,所述建材2为金属板材,该金属板材呈波浪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伟,未经陈文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5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摄影棚
- 下一篇:自动调功的超声波花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