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式洗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3801.4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03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宋争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争放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消毒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干式洗手器。
背景技术
洗手对疾病防控的作用与价值业已得到科学的证实和社会的普遍接受,尤其在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的防控上十分重要。而医护人员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洗手消毒是职业规范的需要,可有效的避免医院交叉感染,保护服务对象,保护患者,提高治愈率和工作的效率。我们知道近年来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并造成一些难治性感染的发生,引起医疗卫生行业及初会的高度关注。医务工作人员的洗手消毒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水冲式规范化洗手可达到有效预防感染的传播及交叉感染的发生,但由于受环境、场所条件的制约,水冲式洗手设施的设置缺乏广泛性和便利性,如不可能在医院的每一个病室里都设置水冲式洗手设施,而且水本身可能导致污染和微生物滋生,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干式洗手方法,即洗手取适量消毒洗手液于手心,双手相互揉搓直至干燥,不需要外用水。由于可有效地清除残留于手部皮肤上的细菌,因此干式洗手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缺乏及时取用与方便的消毒洗手液装置。而消毒液洗手液贮液瓶在相关场所随意放置,既不便于使用,也不便于管理及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式洗手器,可方便地在公共场所中设置和管理,而且取用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干式洗手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挂架和设置于其内的贮液瓶,挂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液咀出液状态的控制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为一侧与挂架固定连接的弹性挤压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由固定设置在挂架底部上的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出液咀上的电控阀构成,红外传感器控制电控阀的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壁持式安装结构,可方便地在医院病房、餐馆、宾馆和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中设置和管理,从而有效地预防交叉感染;可采用手动挤压、或者感应式电控取用消毒液,使用十分方便,有利于干式洗手方法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四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干式洗手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干式洗手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示出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挂架10、挂钩11、弹性挤压板12、按钮12a、箱盖13、红外传感器14、贮液瓶20、加液口21、出液咀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干式洗手器包括挂架10设置于其内的贮液瓶20,挂架1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液咀22出液状态的控制装置,在挂架10的上端可设置可锁定的箱盖13。本实用新型采用壁持式安装结构,可方便地在医院病房、餐馆、宾馆和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中设置和管理,从而有效地预防感染的传播及交叉感染。
参照图1和图2,为便于安装,所述挂架10的背部设置有挂钩11。所述贮液瓶20的出液咀22向下,在其顶部的瓶底上设置有加液口21,从该加液口21可向贮液瓶20内补充加入消毒洗手液。参照图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贮液瓶20的数量为至少两只,在挂架10内并排设置,即可提供两种不同的消毒洗手液,避免使用者发生过敏。消毒洗手液可用复合碘及聚维酮碘、酒精、氯制剂等适于皮肤、粘膜消毒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手动挤压、或者感应式电控取用消毒液,也可以混合采用该两种取液方式,因此使用十分方便。参照图1和图2,所述控制装置为一侧与挂架10固定连接的弹性挤压板12,在该弹性挤压板12的自由端在其面板上固定设置有按钮12a,向内按压按钮12a时,弹性压板12作于贮液瓶20的柔性瓶体,将消毒洗手液贮液瓶20中挤出。参照图3和图4,所述控制装置由固定设置在挂架10底部上的红外传感器14、设置在出液咀22上的电控阀构成,红外传感器14控制电控阀的开启。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干式洗手器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争放,未经宋争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黄色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瓷化防火防烧蚀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