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节能灭菌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3413.6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41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林合 |
主分类号: | A61L2/04 | 分类号: | A61L2/04;A61L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节能 灭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灭菌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节能保温功能用于食用菌灭菌的灭菌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用菌灭菌装置大多是在大锅水泥砖结构灭菌灶的基础上改进的蒸汽炉,它必须与动力吹风设备配套使用,产汽慢、耗煤高、成本高。现有技术中,对食用菌培养料进行灭菌时,常常由于不能使其温度很快的达到灭菌温度,而食用菌培养料长时间处于低于灭菌温度下会发酸变质,常常会导致栽培失败。
另外,现有的食用菌培养料的灭菌装置为保持在灭菌温度内,常常需要不间断地燃烧燃料以供给灭菌室热量。这样,不仅不环保也不节能,而且还浪费时间。对于日益紧缺的燃料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还会增加食用菌的种植成本。最重要的是,现有的食用菌灭菌装置还存着灭菌不彻底、灭菌效果不稳定、软硬件成本高、管理维护困难成本高、操作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总之,现有的食用菌灭菌装置还存在诸多缺点,本实用新型就是在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食用菌节能灭菌灶,该灭菌灶将炉体设置在灶体上,可充分的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灶体进行供热,而可以根据灶体内的加热情况方便地进行加热控制。该灭菌灶不仅结构合理简单、美观大方、结实耐用,而且产汽快、灭菌彻底、灭菌效果好、灭菌效果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构造一种食用菌节能灭菌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灶包括灶体、设置在灶体上的烟囱和炉体、设置在灶体内的烟道、水腔和蒸汽管道;所述灶体由铁质灶壁、灶底和灶盖组成;所述灶体内设置有从上至下螺旋分布的烟道,烟道的内侧设置有水腔;所述烟道的进口端与炉体相连接,出口端与烟囱相连接;所述蒸汽导管一端连接水腔的顶端,另一端设置在灶体的底端;所述水腔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底端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灶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灶体外设置有水位计和温度显示屏;所述炉体上设置有手推杆;所述灶盖上设置有灶盖把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食用菌节能灭菌灶具有如下优点:该灭菌灶将炉体设置在灶体内,可充分的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灶体进行供热,而可以根据灶体内的加热情况方便地进行加热控制。该灭菌灶不仅结构合理简单、美观大方、结实耐用,而且产汽快、灭菌彻底、灭菌效果好、灭菌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食用菌节能灭菌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食用菌节能灭菌灶的剖视图。
其中:1、万向轮,2、炉体,3、灶体,4、烟囱,5、灶盖,6、灶盖把手,7、手推杆,8、进水口,9、温度显示屏,10、水位计,11、烟道,12、水腔,13、蒸汽管道,14、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食用菌节能灭菌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灶包括灶体3、设置在灶体3上的烟囱4和炉体2、设置在灶体3内的烟道11、水腔12和蒸汽管道13;所述灶体3由铁质灶壁、灶底和灶盖5组成;所述灶体3内设置有从上至下螺旋分布的烟道11,烟道11的内侧设置有水腔12;所述烟道11的进口端与炉体2相连接,出口端与烟囱4相连接;所述蒸汽导管13一端连接水腔12的顶端,另一端设置在灶体3的底端;所述水腔12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8,底端设置有出水口14。
所述灶体3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实时显示水腔12内水位的水位计10和用于实时显示灶体3内温度的温度显示屏9。使用时,通过水位计10可以实时观察当前水腔12中的水位,当水量不足时,可通过设置在水腔12上的进水口8往水道中加水;当灭菌灶长时间不使用时或水腔12中水需要更换时,可通过出水口14将水腔12中的水全部排出。当然,也可以实时观察当前灶体3内的温度,如果温度不够高时,通过控制烟道的开通与关闭和往炉体2内添加燃料对灶体内温度进行控制。
所述灶体3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所述灶体3上还设置有便于推动灭菌灶的手推杆7。当灭菌灶需要在不同位置使用时,可通过手推杆7将灭菌灶推至相应位置即可。
使用时,燃料产生的热量经过烟道11传导至水腔12中,水腔12中的水将热量蓄积起来,当灶体3内的温度达到灭菌温度时,可关闭炉体2和烟囱4,由于储存热量的水可经过蒸汽导管13给灶体3内长时间供应蒸汽,从而实现节能保温的效果。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本专利权利要求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受本专利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林合,未经李林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4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