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轴液下槽罐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0323.1 | 申请日: | 200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80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廖正东;李涛;邹长春;任维峰;腾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新技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为义 |
地址: | 11611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轴液下槽罐泵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输送泵,尤其是一种用于输送从槽罐内提取的液体的长轴液下槽罐泵。
背景技术
作为目前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单级液下输送泵按结构划分主要有顺轴出流泵和侧出流泵。顺轴出流泵的泵体一般采用空间导叶的结构形式,由于国内空间叶轮在设计能力和加工工艺上的限制,存在装配制造出的该泵生产效率较低。相对于顺轴出流泵,且有单级、单吸蜗壳式结构的侧出流泵,其效率虽较高,但由于其径向尺寸过大,对于开口较小的槽罐,安装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较高并且结构紧凑、安装尺寸较小的长轴液下槽罐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长轴液下槽罐泵有泵盖、泵轴、叶轮、泵盖吸入室、出液管等部件,其中位于与出液管相连通的泵体弯管和泵体流道之间的管路上增设一泵体扩散通道。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减小了水力损失及容积损失,提高了输送效率。与同等型号泵体相比又缩小了泵体的径向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泵体扩散通道为二个且沿泵轴对称设置,泵体环形腔将泵体弯管与扩散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较原顺轴出流泵工作效率平均提升了5%;同原侧出流泵相比,其径向尺寸最少减小了100mm。具有工作效率较高、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长轴液下槽罐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长轴液下槽罐泵的另一种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长轴液下槽罐泵,由泵体2、泵盖3、叶轮4、泵轴5、泵盖吸入室3-1、出液管1等部件构成,位于与出液管1相连通的泵体弯管和泵体流道2-2之间的管路上增加了一泵体扩散通道2-3。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长轴液下槽罐泵的另一种结构,泵体扩散通道2-3为二条且沿泵轴对称安装,泵体环形腔2-4将泵体弯管2-1与扩散通道2-3连通。上述两种结构,由于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减小了水力损失及容积损失,提高了输送效率。与同等型号泵体相比缩小了泵体的径向尺寸。
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效率较高、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特点,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较原顺轴出流泵工作效率平均提升了5%;同原侧出流泵相比,其径向尺寸最少减小了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0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系统数控车床
- 下一篇:一种钢包串联烘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