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饮料自动灌装机的洗瓶装置的夹瓶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6110.1 | 申请日: | 200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64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喆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7/00 | 分类号: | B67C7/00;B67C3/2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42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料 自动 灌装 瓶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灌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料自动灌装机的洗瓶装置的夹瓶机构。
背景技术
饮料自动灌装机的集合度较高,这里所称的集合度是指在全自动灌装机上具有对瓶子自动清洗的清洗装置即洗瓶装置、自动灌液的灌装装置亦称灌瓶装置和用于对灌装后的瓶子的瓶口封闭的封口装置。夹瓶机构系洗瓶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夹瓶机构的结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洗瓶装置对瓶子的清洗效果,进而影响到饮料的卫生指标。
在文献特别是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两项洗瓶装置的专利技术方案中均涉及有夹瓶机构,例如CN201082428Y所推荐的转盘式洗瓶装置,其是采用回转轴对被清洗的瓶子的瓶口挟持,并且用顶针对瓶子的外底部支承,在回转轴的转动状态下由毛刷对瓶子的瓶体外表实施清洗(具体可见该专利的说明书图1)。该装置属于单列的而并不能与灌装机融为一体的洗瓶装置,而且主要是实施对瓶体外表的清洗,如洗除标签、污垢等。从技术角度而言,将瓶子置于回转轴与顶针之间实施清洗会损及瓶子,例如存在顶针将瓶体顶破之虞,而且清洗过程中的运动阻力较大。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7496Y介绍的冲洗瓶装置同样为一种单列的无法与灌装机相配套的装置,对于该装置的夹瓶机构在说明书中未以具体介绍而仅在说明书的图7中作了示意,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也难以详细悟知。
本申请人更进一步地进行了文献检索,检取有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086080Y推荐的自动洗瓶设备的夹瓶装置。上述专利的夹瓶装置是由两个夹紧块、一个定块、一个活块和一个凸轮构成的,两块夹紧块之间设有夹紧弹簧并且留有容置瓶口的空间,而凸轮上设有两个凸轮臂及一个平台。该夹瓶装置靠其中一个凸轮臂与夹紧支架的斜面接触,同时凸轮臂在夹紧支架的斜面上行进,带动凸轮转动来推动活块夹紧瓶口部位。该装置对玻璃瓶子的夹紧似乎能奏效,而对于柔性的诸如矿泉水、果汁瓶等并不会发挥作用,在对瓶子实施清洗时瓶子始终处于静态,不利于体现清洗效果,尤其该装置只能适宜对瓶体外壁清洗时的夹持。
如前述,饮料自动灌装机已表现为三装置合一,即洗瓶、灌装和封口装置集合于一机,洗瓶装置的职责是对瓶子内腔(瓶腔)实施清洗,从而要求洗瓶装置的夹瓶机构不仅仅担当对倒置的瓶子夹持的作用,往往还需要具有得以使瓶子微微晃动甚至还能向瓶腔内输送洗涤液的作用。而这些要素在已有技术中并不能得到启示。本申请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找到了得以具备前述的途径,本实用新型在下面将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可靠地将被清洗的瓶子挟持又能对瓶腔实施清洗并且清洗效果理想而藉以满足卫生要求的饮料自动灌装机的洗瓶装置的夹瓶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饮料自动灌装机的洗瓶装置的夹瓶机构,包括:一静座,该静座上固设有一洗瓶液引入接口和固设有一与所述洗瓶液引入接口相通的洗瓶液引出接口;一动座,与所述静座的一端铰接,在该动座上并且居于动座的一端构成有一设有弹性元件的导柱和构成有一固设有第一夹块的第一夹块座,并且在第一夹块座上还联结有一拉簧的一端;一夹臂,该夹臂铰接在所述的动座上并且还与所述的拉簧的另一端联结,在夹臂的一端设有一滚动件,而另一端构成有一固设有第二夹块的第二夹块座,其中,所述的第二夹块与所述的第一夹块相对应并且相互配合;一导座,套设在所述的导柱上并且与所述的弹性元件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静座的一端的两侧各延伸有一铰接臂,一对铰接臂彼此平行,各铰接臂上开设有第一铰接轴孔,所述的动座的底部并且沿动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用于对应到所述的一对铰接臂之间的轴套座,轴套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的第一铰接轴孔相对应的第二铰接轴孔,轴套座由铰接轴穿入第一、第二铰接轴孔与一对铰接臂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静座上开设有一封闭的洗瓶液通道,该洗瓶液通道分别与洗瓶液引入、出接口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洗瓶液引入接口固设在静座的偏一端的侧部,而所述的洗瓶液引出接口固设在静座的偏一端的正中部,并且保持与静座相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拉簧的两端穿设固定在所述的一对第一、第二夹块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夹块上构成有一第一瓶颈半模腔,而所述的第二夹块上两样地构成有一第二瓶颈半模腔,第一、第二瓶颈半模腔彼此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喆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喆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6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