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蚊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2055.2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26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振飞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611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灭蚊器。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0720048856.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灭蚊器,其包括有壳体和诱蚊灯,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进风口,壳体内部对应进风口的位置设有诱蚊灯,在壳体的下部设有出风口,壳体的底部设有水箱,在壳体内部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有风扇。使用时,在风扇的作用下,诱蚊灯引诱蚊虫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腔,然后在风扇的风力作用下,被吹入壳体底部的水箱中淹死。该灭蚊器使用安全、耗电量小、噪声低,且具有较佳的环保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但是该灭蚊器所引诱的蚊虫需要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才能被杀死,杀虫量小;淹死蚊虫用的水箱安装在壳体内,倾倒蚊虫、清洗水箱时需要先打开壳体,才能将水箱取出清洗,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可较大量引诱杀死蚊虫、且方便清理的灭蚊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灭蚊器,包括壳体、诱蚊灯、风扇和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中下部开口,所述诱蚊灯安装在所述开口的侧壁上,所述水槽可抽拉地安装在壳体的下部,所述开口的顶面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扇安装在壳体的内腔内,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开口连通。将诱蚊灯安装在开口的侧壁上,诱蚊灯发出的光线能够无阻碍的散发,诱蚊效果好,诱蚊量大;水槽采用抽拉式结构,方便清理,并且安装和拆卸的操作都很容易。
为了方便该灭蚊器的装配,所述壳体可以包括后座和前盖,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前盖上,所述前盖侧面呈内凹型。
上述方案中,较好的,所述风扇可以安装在所述后盖上,且与前盖的内顶面斜向相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诱蚊灯安装在壳体的侧面的开口上,诱蚊灯发出的光线能够无阻碍的散发,诱蚊效果好,诱蚊量大;水槽采用抽拉式结构,方便清理,并且安装和拆卸的操作都很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向上方向的立体装配图;
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该灭蚊器包括由后座2和前盖1组成的壳体,诱蚊灯4、风扇5和水槽3:所述前盖1的前侧面内凹,其中下部开口,所述诱蚊灯4安装在开口的侧壁上,所述水槽3可抽拉地安装在前盖1和后座2的下部,所述开口的顶面设有格栅状出风口6,所述出风口6与所述开口连通;诱蚊灯4安装在前盖的内凹面的侧壁上;风扇5安装在后座2的内壁上、且与前盖的内顶面呈45°角。所述风扇只要与所述前盖的内顶面斜向相对即可,也可以是其它的角度。所述诱蚊灯、风扇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
使用时,开启电源开关,风扇5和诱蚊灯4通电后工作,诱蚊灯4发光引诱蚊虫,风扇5吹出的风经壳体内壁和出风口6的导向后,垂直吹向水槽3,将被引诱到诱蚊灯4周围的蚊虫吹落到盛有水的水槽3内淹死。该灭蚊器的诱蚊灯4所发出的光线能够无阻碍的散发,诱蚊效果好,诱蚊量大;水槽采用抽拉式结构,方便清理,并且安装和拆卸的操作都很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振飞,未经胡振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2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清晰观测水位的豆浆机
- 下一篇:狗口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