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封气密性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928.6 | 申请日: | 200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5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许钧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书元机械企业(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33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干式检测法的油封气密性检测装置,该装置可应用在油封的自动加工检测包装生产线上。
背景技术
油封,也可称为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是机械设备的关键部位,油封质量及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器的密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现今机械领域所用油封的使用要求越来越广泛和精密,其中油封的气密性就是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日渐成为油封性能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油封的气密性能也就逐渐成为客户要求制造商保证产品的性能之一。
目前,气密性检测可按测试手段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水没式泄露检测法(又称湿式浸水法),即在向装有油封的治具腔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时,将其浸入水中或涂肥皂泡,根据目测肥皂泡或水中的气泡来判断油封是否有泄露及泄露的程度。这种方法测试效率低,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无法定量测量,同时用这种方法测试后,还必须对治具和油封进行干燥处理,若油封铁件外露,还必须做防锈处理。另一种类为干式泄露检测法,即不再用浸水法,而是将油封套入一匹配的轴座上,轴座与油封间形成密封腔,向该密封腔内充入一定压力气体,通过检测记录压力来判断油封的气密性。
现市场上还没有专业的自动干式泄露检测的油封测试设备,现只是在实验室内进行干式泄露检测法检测,测得的数据还需人工换算计录,操作复杂,精密性不高,检测效率低下,故局限于检测单个或少量油封气密性,不适用于大批量油封全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油封气密性检测装置,以保证油封干式泄露检测的精密性和提高检测速度,以便实现大批量油封全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封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轴座、压杆、压杆驱动机构、控制电路以及指示电路或/和机械手;所述轴座上端中部凸起有圆柱形的轴部,轴部的外周上设被检油封套设位,该被检油封套设位上设有内周定位面和底部定位面,所述内周定位面上均布有进气口,这些进气口经轴座内的进气通道接气源;所述压杆沿上下垂直方向活动设于轴座的上方,其下端为对应于被检油封套设位的环形压制作用部,其顶端接压杆驱动机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压力传感器、A/D转换器以及微处理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进气口处或进气通道内采集有关气压的电信号,经A/D转换器输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输出控制指示电路或/和机械手动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微处理器可以是单片机、CPU或可编程控制器PLC。
上述方案中,所述压杆驱动机构较佳是采用气缸、油缸等直线驱动机构,当然也可采用电机加传动机构驱动也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专用的轴座、压杆以及控制电路,可对油封进行自动的气密性检测,工作人员操作简便,保证了检测的精密性和提高了检测速度,可将其直接安装于油封的生产流水线上,以便对生产流水线上生产的油封全检。
2、由于本实用新型配有机械手,可自动化控制机械手装卸油封,从而避免因手动安装油封带入杂物及安装位置发生误差而影响检测结果,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由于本实用新型加工简单、拆卸方便,制造和维护成本均不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械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座的全剖主视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框图。
以上附图中:1、轴座;2、压杆;3、压杆驱动气缸;4、轴部;5、被检油封套设位;6、内周定位面;7、底部定位面;8、进气口;9、进气通道;10、环形压制作用部;11、油封;12、密封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4所示,一种油封气密性检测装置,主要由轴座1、压杆2、压杆驱动气缸3、控制电路、指示电路(具体采用LED显示器)、机械手以及面板上的按键组成。
参见附图2、附图3所示,所述轴座1上端中部凸起有圆柱形的轴部4,轴部4的外周上设被检油封套设位5,该被检油封套设位5上设有内周定位面6和底部定位面7,所述内周定位面6上绕周向均布四个进气口8,这些进气口8经轴座内的进气通道9接气源。
参见附图1所示,所述压杆2沿上下垂直方向活动设于轴座1的上方,其下端为对应于被检油封套设位5的环形压制作用部10,其顶端连接压杆驱动气缸3的活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书元机械企业(昆山)有限公司,未经书元机械企业(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9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