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盘退出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7145.4 | 申请日: | 200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9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睿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睿树 |
主分类号: | G11B33/12 | 分类号: | G11B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35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盘 退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退出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硬盘退出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显然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计算机使用所需的软件及存取数据,大部分皆储存在硬盘中,因此硬盘可说是计算机最重要的数据储存组件,此外,硬盘一般皆装设在计算机内部,且须经常进行拆却与装配。为满足方便抽取硬盘,现今市面上广泛使用硬盘抽取盒,由于其具有携带轻便、可直接将硬盘抽取出来的功能,因此,很多消费者都会购买相关的产品。但是现有市面上的硬盘抽取盒使用连杆的数量过多,结构复杂且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硬盘退出机构,通过简单的连杆结构设计实现在打开拉门时自动退出硬盘,既简化了硬盘退出机构的结构设计,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盘退出机构,包括硬盘框体、设置于硬盘框体前端的至少一个拉门、设置于硬盘框体侧边且一端与拉门一侧相枢接的第一连动杆以及设置于硬盘框体后端且与第一连动杆另一端相枢接的第二连动杆,第一连动杆与第二连动杆相枢接的一端延伸出两凸耳,且两凸耳上皆设有通孔,第二连动杆一端设有顶持部,另一端枢接于所述硬盘框体侧边,且于枢接处延伸出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的枢接部,所述枢接部与所述两凸耳通过贯穿所述通孔的枢轴相枢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连杆结构设计实现在打开拉门时自动退出硬盘,既简化了硬盘退出机构的结构设计,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B、2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退出硬盘的过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硬盘退出机构包括硬盘框体、设置于硬盘框体前端的至少一个拉门、设置于硬盘框体侧边且一端与拉门一侧相枢接的第一连动杆以及设置于硬盘框体后端且与第一连动杆另一端相枢接的第二连动杆,第一连动杆与第二连动杆相枢接的一端延伸出两凸耳,且两凸耳上皆设有通孔,第二连动杆一端设有顶持部,另一端枢接于硬盘框体侧边,且于枢接处延伸出与通孔位置相对的枢接部,枢接部与两凸耳通过贯穿通孔的枢轴相枢接,所述通孔为沿第一连动杆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枢轴轴径的滑槽孔。
具体实施时,请参照图2A所示,当未打开拉门时,第一连动杆和二连动杆枢接处的枢轴位于滑槽孔一端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槽孔略呈椭圆状,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滑槽孔,只要保证滑槽孔的长度大于枢轴轴径,能为枢轴提供较长距离的滑移空间即可。请参照图2B所示,当欲将硬盘退出时,先旋掀拉门,而与拉门相枢接的第一连动杆即会慢慢向后滑移,从而使枢轴开始滑离滑槽孔一端处,由于第一连动杆略呈椭圆状,具有较长距离的滑移空间,使得第二连动杆在枢轴位于滑槽孔内滑移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第一连动杆的推移,直至枢轴持续滑移至滑槽孔的另一端。请参照图2C所示,当枢轴滑移至滑槽孔的另一端时,第二连动杆的枢接部即会开始受到第一连动杆的推移,由于第二连动杆一端枢接于硬盘框体侧边处,因此,第二连动杆即会开始因受到推移而摆动,而第二连动杆的顶持部便会顶持于硬盘的后端处,并开始将硬盘慢慢推移出硬盘框体外,从而完成退出硬盘的过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在硬盘退出机构中的连动杆上设置滑槽孔,使硬盘退出机构具有缓冲功能,这样保证了在打开拉门并同步退出硬盘时,避免退出的硬盘卡住拉门。
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连杆结构设计实现在打开拉门时自动退出硬盘,既简化了硬盘退出机构的结构设计,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睿树,未经黄睿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7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P2P网络的数字媒体点播方法
- 下一篇:虚拟演播室中初始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