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膜根部断裂缝合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4145.0 | 申请日: | 200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88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海涛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3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膜 根部 断裂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眼科手术用虹膜根部断裂缝合针。
背景技术
虹膜根部断裂多发生于眼球外伤之后,轻微的虹膜根部断裂一般无需处理,但对虹膜根部断裂范围较大的患者,由于会出现瞳孔不圆和(或)双“瞳孔”,不但影响外观,而且会产生复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功能,因此必须对断裂处的虹膜进行修复。以往的处理措施是用普通缝合针进行缝合,缝合前需在断裂部位做角巩膜缘切口,然后用镊子夹住断裂的虹膜后才能进行缝合,这样操作不但十分不方便,而且通过反复夹持虹膜对本已受伤的虹膜的创伤也相当大,加之手术切口的存在,加重了术后的炎症反应,影响了术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虹膜根部断裂缝合针,直接在虹膜根部断裂的相对部位角巩膜缘做穿刺,不需要在断裂部位做角巩膜缘切口,能够减少创伤、操作方便、提高效率,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虹膜根部断裂缝合针,包括实心针体及手持柄,所述实心针体在靠近针尖处设有沿针体轴向延伸的引线槽,所述引线槽为设在针体中心线一侧前后贯通的长形槽,所述长形槽在针体径向表面设开口,所述开口位置设在长形槽的中部。
所述长形槽的最前端距针尖最前端5mm,所述长形槽的开口宽度为眼科10/0缝合线的直径,所述长形槽的宽度尺寸为10/0缝合线直径尺寸,所述长形槽的轴向长度尺寸为10/0缝合线直径的3倍。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虹膜根部断裂缝合针与普通缝合针相比,所述实心针体在靠近针尖处设有沿针体轴向延伸的引线槽,引线槽为设在针体中心线一侧前后贯通的长形槽,长形槽在针体径向表面设开口,开口位置设在长形槽的中部,且与手持柄为一体,手术时不需在虹膜受伤部位做角巩膜缘切口,也无需用镊子夹持虹膜进行操作,只需在受伤虹膜的相对部位角巩膜缘做穿刺,依次穿过断裂的虹膜缘—角巩膜缘后,穿出眼球壁,待引线槽开口暴露后,将缝线直接滑入引线槽,然后回拉手持柄,将缝线引入前房,继续回拉手持柄直至针尖脱离断裂虹膜缘,并将缝线引出断裂虹膜缘后,将带有缝线的穿刺针紧贴断裂的虹膜缘移动适当距离后再穿过未缝合的断裂虹膜缘—角巩膜缘—出球壁,将缝线送出球壁后再将缝线滑出引线槽,回拉手柄使针尖部退至断裂虹膜缘,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完成所有断裂虹膜的缝合,最后将两端的缝线拉紧,完成手术,因而具有手术操作方便、效率高,并能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虹膜根部断裂缝合针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针尖,2—开口,3—中心线,4—实心针体,5—手持柄,6—最前端,7—引线槽,8—最后端。如图1、图2所示的虹膜根部断裂缝合针,包括实心针体4及手持柄5,实心针体4在靠近针尖1处设有沿针体轴向延伸的引线槽7,引线槽为设在针体中心线3一侧前后贯通的长形槽,长形槽在针体径向表面设开口2,开口2位置设在长形槽的中部,长形槽的最前端6距针尖最前端5mm,长形槽的开口2宽度为眼科10/0缝合线的直径,长形槽的宽度尺寸为10/0缝合线直径尺寸,长形槽的最前端6和最后端8之间的轴向长度尺寸为10/0缝合线直径的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海涛,未经付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4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式膜形成装置
- 下一篇:净水滤筒以及具有该净水滤筒的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