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腔镜吸引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1024.0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12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顾宪文;任庆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宪文 |
主分类号: | A61B17/94 | 分类号: | A61B17/94;A61M27/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1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镜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胸腔镜吸引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应用的胸腔镜吸引器为顶端开放、无侧孔的硬质管状体,由于仅有顶端且口径较大的一个吸引孔,容易造成堵塞且使用时集中的吸引力也容易吸住胸腔内脏器官,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不易堵塞且不易吸住胸腔内脏器官的胸腔镜吸引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腔镜吸引器,包括吸引管,其中,所述吸引管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吸引管垂直连接的吸引头,所述吸引头的两侧及前端侧设置有吸引孔。
所述吸引头为圆弧形、U形或V形。
所述吸引头的两端设置为封闭的半球状。
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吸引管的前端设置有与吸引管垂直连接的圆弧形、U形或V形吸引头且吸引头的两侧及前端侧设置有吸引孔,不易堵塞且不易吸住胸腔内脏器官,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患者使用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时其设计主体机构包括吸引管1、吸引头2和吸引孔3。其中,吸引管1为构成吸引器本体的硬质管状体,吸引管1的前端设置有与吸引管1垂直连接的吸引头2,吸引头2的两侧及前端侧设置有吸引孔3;吸引头2可以为圆弧形、U形或V形;吸引头2的两端设置为封闭的半球状。
本实用新型的胸腔镜吸引管,结构简单,由于吸引管1的前端设置有与吸引管1垂直连接的圆弧形、U形或V形吸引头2且吸引头2的两侧及前端侧设置有吸引孔3,使用时不易堵塞,且使用时吸引力不再集中在一起,不易吸住胸腔内脏器官,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患者使用舒适,且由于不易堵塞也避免了发生堵塞时医务人员需要拔出吸引管或更换吸引管的麻烦,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宪文,未经顾宪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1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