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高度电磁继电器磁路的衔铁复原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1009.1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3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谭忠华;李远瞻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1/06 | 分类号: | H01H5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连耀忠 |
地址: | 361021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电磁 继电器 磁路 衔铁 复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低高度电磁继电器磁路的衔铁复原机构。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作为一种机电元件,广泛运用于各种机电设备中。为了使低高度电磁继电器磁路部分的衔铁在动作过程,能够确保衔铁转轴处与轭铁刀口可靠地贴在一起,且能可靠复原,以确保低高度电磁继电器的电气动作的稳定性,通常在低高度电磁继电器的磁路部分中设置有轭铁(或轭铁、铁心)、衔铁,通过复原簧片的舌片将衔铁转轴处压住,使其与轭铁上的转动刀口处紧贴在一起,确保衔铁转动过程中与轭铁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以降低磁阻,图1即为现有这种结构的电磁继电器的示意图,该电磁继电器包括有磁路部分,磁路部分的轭铁1′、衔铁2′、复原簧片3′分别装在磁路部分的线圈架4′上,并处在对应配合的位置,图2为现有电磁继电器的衔铁2′、复原簧片3′配合部位的结构示意图,衔铁2′的结构如图3a所示,复原簧片3′的结构如图3b所示,复原簧片3′上设有弹性的舌片31′,舌片31′为直片形结构,复原簧片3′的舌片31′的顶点311′推动衔铁2′的一个面21′,使衔铁的另一个面22′的底部与轭铁1′紧贴在一起,当电磁继电器的线圈断电后,以轭铁1′刀口为支点,复原簧片的舌片31′能够产生一定的复原力,使衔铁2′复位。但是,这种结构组成的衔铁复原机构,其复原簧片的舌片31′产生的复原力不够大,因而衔铁2′得到的复原力很小,当电磁继电器受到一定方向的振动时,静合触点组容易发生断开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低高度电磁继电器磁路的衔铁复原机构,可以在确保衔铁转动过程中与轭铁始终保持良好接触的基础上,增大复原簧片的舌片所产生的复原力,使衔铁得到的复原力增大,从而提高了电磁继电器在一定方向受到振动时所具有的抗振能力,确保了电磁继电器能在振动要求较高的场合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高度电磁继电器磁路的衔铁复原机构,包括磁路部分的轭铁、衔铁、复原簧片、线圈架,轭铁、衔铁、复原簧片成相互对应配合地分别安装在线圈架上,复原簧片上设有弹性的舌片,复原簧片的舌片端部的一定长度向下被压弯成一定的角度,复原簧片的舌片端部压弯后形成的斜面弹性地吻合压贴在复原位置的衔铁的第一侧表面的底端,复原位置的衔铁的第二侧表面与轭铁的底边紧贴在一起,衔铁的第二侧表面与轭铁的底边的相接触部位高于复原簧片的舌片端部与衔铁的第一侧表面的相接触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高度电磁继电器磁路的衔铁复原机构,是对原有电磁继电器的衔铁复原机构的结构进行改进,将原来的复原簧片的舌片端部的一定长度压弯成一定的角度,即舌片的一部分弯折向下,并使弯折向下的该部分能够弹性压贴在复原位置的衔铁的第一侧表面的底端,这样,舌片端部压弯后形成的斜面就与衔铁复原后的表面贴合在一起,由于衔铁复原后是呈倾斜状态,即衔铁复原后的第一侧表面与垂线会形成一个角度,那么,设计时,舌片端部压弯后形成的斜面与垂线之间的角度,就应与衔铁复原后的第一侧表面与垂线之间的角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高度电磁继电器磁路的衔铁复原机构,轭铁的底边与衔铁之间的接触点(位置)应高于衔铁的另一面与复原簧片的舌片端部之间的接触部位,这样才能保证当复原簧片的舌片端部对衔铁施加复原力时,衔铁能以轭铁的底边为轴进行转动,从而达到复原的目的。当继电器线圈通电时,轭铁的上端工作气隙处,对衔铁产生电磁吸力,此时衔铁以轭铁的底边为轴,克服复原簧片的舌片端部对衔铁的复原力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高度电磁继电器磁路的衔铁复原机构,磁路部分的线圈架上通常要设有缺口用来固定复原簧片,在对应的固定处,复原簧片设有卡装缘,缘的边上设有倒刺,可以卡入线圈架的缺口,将复原簧片固定于线圈架上,且防止线圈架退出,从而有效地将磁路部分在底座部分中固定住。
当然,复原簧片与线圈架之间的固定结构还可以有其它的多种形式,线圈架上固定复原簧片的缺口也可以设计成其它形状,如设计在线圈架上的两个侧板上,则复原簧片被设计成相应的配合形状,只要能够达到复原簧片与线圈架之间相固定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1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瓦表面研磨机
- 下一篇:可当书架使用的笔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