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损伤负压理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9628.3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09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常清;吴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常清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M1/08;A61N1/04;A61N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损伤 理疗仪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负压理疗器械。
(二)背景技术
拔罐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或理疗手段。为了方便理疗操作、提高里疗效果。对拔罐气的改进方案很多,但主要是在拔罐气的腔体上设置单向阀并配备愁负压装置等。例如专利申请号为91207091.9,名称为“手动抽气式负压理疗器”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的技术方案等。现在也有一种成套出售的抽气式负压理疗装置在市场上销售,其腔体是由不同直径的圆形组成的,以适应不同的需求。但是现有的负压理疗仪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将腔体设计得太小,所产生的抽力也较小、不能起到所需的理疗效果,而且稍有漏气就会导致理疗器的脱落;如果将腔体太大,很容易导致人体的皮肤等组织超出其弹性变形的范围,引起红肿、起水泡甚至破裂,给人体造成损伤。另外,人体大部分局部表面都不是圆型,而且人体个别区域面积比较大,用传统的圆罐排列除增加痛苦、费时外还要剩余大面积三角区得不到治疗,人体个别部位不平整或比较粗糙易产生拔不上或短时间脱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理疗效果的前提下,能够很好地防止对人体的损伤的防损伤负压理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它包括腔体,在腔体上设置有单向抽气阀,在腔体内设置有横置的限位板,限位板通过支撑板安装在腔体内将腔体分割成两个腔、并且两个腔之间互通。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所述的限位板的面向腔体开口的一侧上安装有理疗电极,理疗电极通过导线与脉冲电源相连。
2、所述的腔体的形状是与人体的某一部位相吻合的长方形、椭圆形、腰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中的一种。
3、腔体开口的边缘上设置有弹性密封垫。
4、所述的弹性密封垫是弹性橡胶、塑胶或硅胶垫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在腔体内设置限位板,将腔体分割成互通的两个腔,这样腔体的体积可以做的比较大,确保能够产生较大的抽力,稍有漏气也不会影响理疗效果;限位板限定拔起的人体的部位的高度,保持人体拔起的组织在其弹性变形范围之内,预防发生塑性变形,预防红肿、起水泡、破裂等损伤人体皮肤等组织的现象的发生。将腔体的形状设计成人体的某一部位相吻合,使腔体底边边缘与人体能够紧密接触,能在腔体中形成较强的负压状态,达到良好的治疗或理疗效果。例如将腔体是与人体的脊椎部位相吻合的近似于长方形,用于脊椎部位,可以同时对较长的一段脊椎进行理疗,真正达到疗效。在例如将腔体设计成与人体的关节部位相吻合的近似于三角形,并设计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腔体,以便用于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腔体内设置限位板,可以可保护皮肤在弹性范围内膨胀,既可以保证效果,又能减少疼痛感。配备理疗电极,将负压理疗与电击理疗相结合。在腔体开口的边缘上设置弹性密封垫,可以使腔体开口的边缘与人体紧密接触,既可以防止损伤皮肤,又能有效防止漏气,特别适合于脚掌、脚心、脚跟等部位。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5是图1的两种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组成它包括腔体3,在腔体上设置有单向抽气阀1,在腔体内设置有横置的限位板6,限位板通过支撑板2安装在腔体内将腔体分割成两个腔、并且两个腔之间互通。结合图2、图5,腔体的形状是与人体的某一部位相吻合的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腰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中的一种。方形、三角形的转角处均为弧形圆滑过渡。
结合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限位板的面向腔体开口的一侧上安装有理疗电极5,理疗电极通过导线4与脉冲电源相连。
结合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是在第一种或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腔体开口的边缘上设置有弹性密封垫7。所述的弹性密封垫是由弹性橡胶、塑胶或硅胶制成的垫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常清,未经吴常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9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隐形防尘鼻罩及其热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方便卧床病人大小便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