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的集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6278.7 | 申请日: | 200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1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褚家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家恒 |
主分类号: | A61F5/453 | 分类号: | A61F5/45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地址: | 050051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男性 尿失禁 患者 集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辅助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的积尿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中老年男性由于泌尿系统罹患疾病造成尿频、尿急、尿失禁的现象比较普遍。尿急、尿失禁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却对人们的出行或参与社会活动带来不便。多年来,这一问题受到了医护界和社会各届人士的关注,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归纳起来,大致分为几类。其中,主要方案有尿壶接尿、密闭式假性尿袋导尿或使用尿不湿,等等。这些方案虽然能够解决病人的燃眉之急,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使用尿壶或尿不湿往往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护理起来也很不方便;使用假性尿袋虽然减轻了护理的度,但因尿袋使用比较麻烦、清洗困难,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另外,因病人行动造成阴茎与集尿套相对位置改变,影响了尿液接收的可靠性。除此之外,现有接尿器的储尿袋吊挂在病人身上,不仅易造成回流或管路气栓,使尿液流动不畅,而且使用者若需行动或倒掉积尿也不甚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靠性高,适应面广的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的集尿器。
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的集尿器,它包括内裤1、集尿套2、储尿袋3和输尿管12,所述内裤裆部的相应位置设有一开口,集尿套的开口与其对接,在集尿套的袋身上设置两个系带7,系带通过其端部的联结片与内裤上相应位置的联结片6固定在一起;所述输尿管连通在集尿套与储尿袋之间;所述储尿袋的袋身上设有固定带8,固定带上设有尼龙搭扣。
上述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的集尿器,所述联结片为柔性磁铁、尼龙搭扣或子母扣。
上述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的集尿器,所述储尿袋上设有排尿管9,排尿管末端设有封口夹10;在储尿袋上端设有排气口13。
上述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的集尿器,所述储尿袋上端和排尿管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挂钩11。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将集尿套固定在紧身内裤上,保证了集尿器与阴茎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避免了尿液外泄;2、集尿套与阴茎采用套接方式连接,可以方便摘下,及时开放通气、清洗消毒;3、集尿套、输尿管可采用吸水性强的柔软材料(比如硅胶)制作,比较舒适、不影响活动,还可防止皮疹及尿路感染;4.储尿袋用固定带固定在小腿上,固定与拆卸都很方便;5.尿液储满后,可利用排尿管方便倒掉,无需拆卸其它部分。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易滑脱漏尿、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尿套形状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如下:1.内裤;2.集尿套;3.储尿袋;4.弹性腹带;5.茎圈;6.联结片;7.系带;8.固定带;9.排尿管;10.封口夹;11.定位挂钩;12.输尿管;13.排气口;14.进尿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内裤1、集尿套2、储尿袋3,集尿套2和储尿袋3之间的输尿管12,所述内裤1为紧身裤,裤口位置为弹性腹带4,在内裤1裆部相应位置开设联结集尿套的开口,沿其周围方向设置至少两个联结片6,联结片与系带7上的联结片吸合后予以固定。联结片可置于内裤开口斜上方,与水平线成45度左右。储尿袋2上设有进尿口14、排气口13,以及连接于其两侧的可调节松紧的固定带8。储尿袋的下部开口与排尿管9连接,在排尿管9末端增设封口夹10和挂钩11。储尿袋上的排气管13可避免因储尿袋与身体撞击挤压而引起的负压,有利于尿液流进流出。
使用时,将紧身内裤穿于身上,将集尿套套在阴茎上,用联结片固定牢靠。集尿套通过输尿管与储尿袋连接,储尿袋通过两侧的固定带固定在脚腕侧部。固定时,使排气管13开口向上。使用过程中,排尿管9末端用封口夹10夹牢,并通过挂钩11固定在储尿袋3上。当需要倒尿时,可将排尿管9末端的挂钩11摘下,打开封口夹10即可。
输尿管12和储尿袋3使用柔软的材料制作,不会引起不适感;当不需要使用时,可方便地拆下进行清理维护。集尿套的出尿口有一定强度,轻微挤压不会变形,其出尿口位于顶端偏侧方向,集尿套的开口与套身斜交,与水平线倾斜约30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家恒,未经褚家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酯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具有散热装置的微型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