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动态无功补偿晶闸管滤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4562.0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18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缤;李相国;崔永棚;孙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津开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H9/02;H02H9/04;H02H3/253;H02H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50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动态 无功 补偿 晶闸管 滤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配电领域的一种补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动态无功补偿晶闸管滤波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当正弦电压施加在非线性电路上时,电流就变为非正弦波,非正弦电流在电网阻抗上产生压降,会使电压波形也变成非正弦波;相反非正弦电压加在线性电路上,电流也是非正弦波既谐波。
在工矿企业及各民用负荷中,大量电力电子等非线性整流装置,如轧机、中频炉、点焊机群等,会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同时由于负载变化比较快,导致该谐波电流会严重污染电网及影响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厂家研制出常规的普通静态无功补偿电容屏和利用晶闸管负荷开关作为投切控制的电容补偿屏;普通静态无功补偿电容屏投切速度较慢,不适应频繁的负载变化,容易产生欠补或过补,由此造成电网电压波动,不仅影响电容器使用寿命,而且会导致用电设备的损坏;利用晶闸管负荷开关作为投切控制的电容屏,由于其控制主要为A、C相电源控制,而B相直接导通,这样该电容屏即使能满足频繁的负载变化,但由于其不是过零投切,对电网电流冲击相当严重,尤其在谐波场合下,对电子设备造成很大的危害,减少了电容器使用寿命,严重时使电容器损坏。总之,上述两种常用的电容补偿屏,一方面造成电网谐波放大,会烧毁电容器;另一方面由于跟踪不上负载变化速度,而造成过补或欠补,对变压器造成损耗。
为了响应国家“清洁电网,绿化电网”的要求,研制一种可广泛应用在工矿企业及各种民用负荷并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的补偿装置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电流冲击,零电流投切无振荡现象,系统响应时间≤30ms,同时占地面积小,基建成本低,低压操作,安全且易于维护,当出现故障时自动退出,不会影响整个供电系统的智能型动态无功补偿晶闸管滤波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型动态无功补偿晶闸管滤波装置,包括运算控制单元和至少一组无功补偿滤波支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置预充电及短路保护单元、装置启动控制及缺相保护单元和相位控制及零电流投切控制单元,装置启动控制及缺相保护单元并联连接于电网母线上,并联连接在电网母线上的运算控制单元与相位控制及零电流投切控制单元串联连接后与并联连接在电网母线上的装置预充电及短路保护单元并联连接再与无功补偿滤波支路电连接。
而且,所述的装置预充电及短路保护单元还并联连接有防雷过压保护单元。
而且,所述的无功补偿滤波支路上还连接有电压开口保护单元和装置过流保护单元。
而且,所述的无功补偿滤波支路可以采用三角型接法或星型接法,无功补偿滤波支路的电抗器上还并联有电容、电阻串接的保护支路。
而且,所述的装置预充电及短路保护单元由断路器、继电器和电阻串联组成。
而且,所述的装置启动控制及缺相保护单元的连接是,
三相交流电源U、V、W端分别连接第十一熔断器(FU11)、第十二熔断器(FU12)、第十三熔断器(FU13)的一端,第十一熔断器(FU11)、第十二熔断器(FU12)、第十三熔断器(FU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交流继电器(UJ)、第二交流继电器(VJ)、第三交流继电器(WJ)常闭触点的一端,第一交流继电器(UJ)、第二交流继电器(VJ)、第三交流继电器(WJ)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X1接线端子板第4接线端子;
正24伏电压分别连接第一交流继电器(UJ)、第二交流继电器(VJ)、第三交流继电器(WJ)常开触点UJK1、VJK1、WJK1的一端,常开触点UJK1、VJK1、WJK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的一端串联,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另一端接地;
220伏电压输入与第一交流继电器(UJ)、第二交流继电器(VJ)、第三交流继电器(WJ)另一组常开触点UJK2、VJK2、WJK2串联后连接X1接线端子板第5接线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津开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津开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4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